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下列关于混凝土外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减水剂,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B.减水剂是在混凝土斜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水量的外加
下列关于混凝土外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减水剂,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B.减水剂是在混凝土斜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水量的外加
admin
2020-12-24
34
问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外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使用减水剂,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B.减水剂是在混凝土斜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水量的外加剂
C.引气剂不宜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D.缓凝剂不宜单独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
E.使用缓凝剂可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
答案
ABCD
解析
新教材P53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拌合水量10%~15%,从而降低了水胶比,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5%~20%,特別是早期强度提高更为显著;在保持流动性及水胶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在减少拌合水量的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即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时,可节约水泥用量10%~15%。 引气剂可用于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抗硫酸侵浊混凝土、泌水严重的混凝土、轻混凝土以及对饰面有要求的混凝土等,但引气剂不宜用于蒸养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缓凝剂是指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缓凝剂不宜用在日最低气温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单独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及蒸养混凝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3zQ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关于投资方案基准收益率的说法,正确的有()。A.所有投资项目均应使用国家发布的行业基准收益率B.基准收益率反映投资资金应获得的最低盈利水平C
(2011年)关于投资回收期指标优缺点的说法,正确的有()。A.计算简便,但其包含的经济意义不明确B.不能全面反映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C.在一定程度上
(2010年)下列关于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投资收益率指标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强B.投资回收期从建设开始年算起C.投资回收期指标不能
(2009年)下列关于投资方案偿债能力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借款偿还期指标适用于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B.利息备付率反映投资方案偿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
(2014年)关于利息备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息备付率越高,表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越高B.利息备付率越高,表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越低C.利息备付
(2010年)下列关于项目清偿能力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股东因借入资金获得的收益越大B.偿债备付率越高,表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
(2012年)某企业从银行借入一笔1年期的短期借款,年利率12%,按月复利计息,则关于该项借款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有()。A.利率为连续复利B.年有效利率为12
(2019年)根据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标准材料采购招标文件》和《标准设备采购招标文件》,关于当事人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A.迟延交付违约金的总额不得超过
(2019年)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于关键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必然是关键节点B.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必然相等C.关键节点组成的线
(2016年)下列流水施工参数中,用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有()。A.流水能力B.施工过程C.流水强度D.工作面E.施工段
随机试题
硫酸锌对哪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A.莫-阿双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
正常淋巴结大小 A.0.2~0.5cm B.0.6~0.8cm C.0.9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性环状纹理。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
纳税人取得的以下所得或发生的以下事项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会计计量单位通常采用()。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为()。 A汉字是一种符号而不是图画,符号是约定的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7岁,主诉下腹部外伤4小时致小腹疼痛伴排尿困难,诊断为膀胱破裂。目前首要给予的处理原则是A:留置导尿B:镇痛C:密切观察病情,抗
某施工企业8月份钢筋原材料的实际费用为22万元,而计划值为20万元,由于钢筋原材料费由工程数量、单位工程量钢筋耗用量和钢筋单价三个因素乘积构成,若分析这三...
背景 某施工单位在2005年承接一项水泥厂安装工程项目,该施工项目于2005年2月开工,进行到第8个月时,施工单位对前7个月的工作进行了统计检查,统计数...
对下列法院的处理结果当事人不可以提起上诉的是:()A.甲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法院裁定不予受理B.乙因哄闹冲击法庭,法院对乙予以罚款C.丙对法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