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恩格斯指出:“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

免费考试题库2020-05-20  181

问题 74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恩格斯指出:“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达到满足。”列宁也说:“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没有革命的条件与革命形势,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政党都不可能“制造革命”。材料2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其中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革命派加以了针锋相对的批判。

选项 请回答:(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兼评“告别革命论”的观点。

答案

解析(1)革命派与改良派在论战中关于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论述主要有: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革命派与保皇派双方论战的焦点。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他们指出:a.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仍然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b.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这就是说,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人民素质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甚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③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的大动乱。他们还攻击主张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主张土地国有是危害国本。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只有实行土地国有政策,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2)①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具体地说,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主要有:①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②清末“新政”的破产;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②对“告别革命论”的观点的评述:革命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革命发生与发展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没有革命的条件与革命形势,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政党都不可能“制造革命”。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告别革命论”的观点,无视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实际上是想否定近代中国革命尤其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这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4CFp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