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债2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债券票面年利率6%,每份可转换25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债2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债券票面年利率6%,每份可转换25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admin
2020-12-24
40
问题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债2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债券票面年利率6%,每份可转换25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10%;假定2012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已知(P/F,3,10%)=0.75,(P/A,3,10%)=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2011年1月1日,计入“应付债券”的金额为180
Ⅱ.2011年1月1日,计入“其他权益工具”的金额为20
Ⅲ.2012年1月1日,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136
Ⅳ.2012年1月1日,计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156
选项
A.Ⅰ.Ⅱ.Ⅳ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
A
解析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行可转债时: 应付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200×0.75+200×6%×2.5=180 权益部分其他权益工具(原为“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初始入账金额=200-180=20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0 其他权益工具(原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2)2011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等 18 (180×10%) 贷: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 12 (200×6%)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 (3)2012年1月1日转股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4 其他权益工具(原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贷:股本 50 (25×2)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5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4KJ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普规》规定: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须有铁路总公司统一规定的标记。
普规规定: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局域网分为安全生产网、内部服务网和外部服务网,站段局域网分为安全生产网、内部服务网。
普规规定:TDCS采用独立的业务专网,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铁路局调度所及车站采用双局域网。
回送机车乘务员有权使用车站运转室(调度室)、机务段派班室电话(进入行车室时应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向所属机务段、途经局集团公司、总公司机车调度员汇报机车回送情况。
跨局回送机车中途临时变更径路时,由铁路总公司调度命令确定。
《铁路运输调度规则(普速铁路部分)》规定,跨局的空车(自备车)直达列车,未经总公司调度命令批准,途经各铁路局无权使用。
《铁路运输调度规则》规定:原则上不准编制跨局的超重、超长列车计划;必须时,须征得总公司的同意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铁总运〔2015〕314号)由集团公司机务部负责解释。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规定:回送机车乘务员无权使用车站运转室(调度室)、机务派班室电话,向途经铁路局、总公司机车调度员汇报机车回送情况。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规定:铁路局机车调度每天12时前须向总公司机车调度汇报跨局机车在本局管内的回送动态。
随机试题
广西南宁市的著名泉水中,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罕见的医疗热矿泉\"的是( )。 A
当为某冠心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病人向你表达了他认为吸烟对他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工程管理信息化指的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
能与哺乳动物IgG结合的成分是
患者,男,64岁,腮腺区无痛性包块、界限清楚。镜下见肿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样间质组成
具有利尿作用的基础降压药是A:哌唑嗪B:氢氯噻嗪C:特拉唑嗪D:氯丙嗪E:异丙嗪
化生营气的基本物质是A.自然清气和水谷精气B.先天精气和水谷精气C.肾藏之精和营气、津液D.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E.水谷精气中的懔悍部分
某可比实例的实物状况比估价对象优9%,则其房地产状况的调整系数为()。A:0.91B:0.92C:1.09D:1.10
OntheTrailoftheHoneyBadger OnarecentfieldtriptotheKalahariDes...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B.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C.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D.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