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
admin
2020-12-24
36
问题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
选项
答案
解析
(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礼与刑的适用及其关系问题。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礼仪规范不适用于庶人,如何处刑不适用于大夫及大夫以上的贵族。孔颖达解释道:礼仪规范不适用于庶人,因为贫贱的庶人没有贵族能够享受的礼仪;如何处刑不适用于大夫及大夫以上的贵族,因为制定的五刑中科条三千没有设定有关大夫的犯罪,并不是说大夫及大夫以上的人犯罪不处刑,只不过犯罪后根据八议来确定其罪行的轻重罢了。 (3)所谓“礼不下庶人”,首先,制定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不同的社会关系适用不同的礼进行调整,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适用不同等级的礼;各级贵族享有的礼,庶民百姓不得享用。其次,各级贵族的活动主要靠礼进行规范,而庶人之类的普通民众则用刑罚来威慑。由于礼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因此,“礼不下庶人”绝不是说礼的规范对庶人没有约束力。所谓“刑不上大夫”,首先,刑罚的制定主要不是针对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而是为了防范庶人以下的平民百姓。其次,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实行同罪异罚,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违法犯罪,一般不适用于普通平民百姓使用的刑罚。所以,大夫以上贵族犯罪不适用一般刑罚,而并非一律不使用刑罚。当然贵族作为特权阶层在使用刑罚时,适用“八议”之法,实行临时决议减免,这体现了特权法的性质。 (4)“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仅是西周“礼治”的特点,也是指导西周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4jB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强迫症和癔症为研究基础B.缺乏严格的实验研究C.以研究潜意识为出发点D.以研究自我概念为主
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来自于()。 A.认知神经心理学B.哲学理论C.宗教理论D.人本主义
勒温(K.Lewin,1936)关于行为的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 A.行为B.个体 C.函数关系D.个体所处的情境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A.机能主义B.精神分析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按照中国常模,可考虑筛选阳性的SCL-90指标包括()。 (A)总分超过150分(B)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 (C)因子分超过2分(D)阴性项目数低...
属于WAIS-RC言语测验的分测验包括()。 (A)知识(B)数字广度 (C)领悟(D)数字符号
关于不同心理流派的咨询目标,错误的说法是()。 (A)完形学派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B)交互分析学派帮助求助者检...
中国比内测验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 (A)15 (B)16 (C)17 (D)18
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心理学理论是()。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构造主义
目前用的中国比内测验共有()道测试题目。 A.35 B.51 C.56 D.72
随机试题
患者,女性,65岁,被动吸烟40年。因高调金属音般干咳、消瘦乏力1个月,血痰2天
艾滋病的途径传播除外 A.与患者握手、拥抱 B.输血 C.性传播 D.母
患者,女,32岁,反复出现右季肋部胀痛,伴寒战,高热,轻度黄疸,为明确诊断应首选
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施工质量验收中,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的是()。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5岁,3天来不吃饭,只喝水,说有人一直在告诉她饭里有毒,要求家人陪同去派出所报案。患者入院后护士最基础的评估是A:有无冲动行为B:有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
牙体缺损的定义是A.牙体组织的龋损B.接触点的丧失C.牙体硬组织的破损D.磨耗E.隐裂
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承担的职责,除了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外,还应该包括( )。A.确定保护时间B.确定防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四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见下表。根据后悔值原则,该企业应选择()。 A.IB.ⅡC.ⅢD.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