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在完成“项目结构分析”工作之后应立刻进行的工作是( )。 A.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B. 进度计划系统...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在完成“项目结构分析”工作之后应立刻进行的工作是( )。 A.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B. 进度计划系统...
admin
2020-12-24
44
问题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在完成“项目结构分析”工作之后应立刻进行的工作是( )。
A.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B. 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
C. 项目的工作编码
D. 编制各层的进度计划
选项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的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如下: 1.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2.项目结构分析; 3.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 4.项目的工作编码; 5.编制各层进度计划; 6.协调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 7.若所编制的总进度计划不符合项目的进度目标,则设法调整; 8.若经过多次调整,进度目标无法实现,则报告项目决策者。 从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可以看出,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紧跟在项目结构分析之后,故B项当选。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4xh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大型矩形水池为避免裂缝渗漏,设计通常采用单元组合结构将水池分块(单元)浇筑。各块(单元)间留设后浇缝带,池体钢筋按设计要求一次绑扎好,缝带处不切断,待块(...
以下选项中关于喷锚暗挖法施工隧道的防水设计与施工说法正确的是()。A、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B、以接缝部位混凝土施工为控制重点C、辅加防水层D、防、排、
以下关于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作业顺序说法正确的是()。A、先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次支护闭合B、同时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次支护C、然后开挖上部核心土
台阶开挖法中,以下表述错误的有()。A、台阶开挖法适用于土质较好的隧道施工B、台阶长度一般控制在1D内C、台阶开挖法将结构断面分成两个以上部分D、台阶
喷锚支护是()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可根据不同围岩的稳定状况,采用喷锚支护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组合。A、钢拱架喷射混凝土B、超前小导管C、钢筋网喷射混
当地层条件差、断面特大时,一般设计成多跨结构,跨与跨之间有梁、柱连接,可采用()等施工。A、CRD法B、中洞法C、柱洞法D、双侧壁导坑法E、侧洞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法,以下关于选择注浆法说法正确的是()。A、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B、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
注浆施工在计划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A、决定注浆量B、决定注浆方法C、决定注浆设备D、决定注浆材料及配合比E、选定注浆压力
盾构法施工的缺点有()。A、当隧道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较为困难B、整体结构防水的技术要求较高C、对于结构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较差D、施工快速E、
洞口土体加固前,要根据()等因素,明确加固目的后,确定加固方案。A、地质与水文条件B、隧道覆土深度C、施工环境条件D、工作井围护结构E、盾构种类
随机试题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 )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A、10%
在贷款的抵押期间,经办人员应定期检查抵押物的( )。
男,18岁。右示指甲沟炎加剧1周,发热,指头剧烈肿胀,跳痛,最正确的处置方法是:A.热盐水浸泡,30分钟一次B.全身应用抗生素C.患肢局部注射抗生素
下列人体实验类型中,不需要付出道德代价的是A:自体实验B:自愿实验C:天然实验D:强迫实验E:欺骗实验
以下泻药中,乳酸血症患者禁用的是A.硫酸镁B.液状石蜡C.酚酞D.乳果糖E.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某化工项目,设计的年产量为10万吨,预计单位产品售价为500元/吨(已扣除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正常生产年份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300元/吨,年产量盈亏...
大部分客户购买写字楼往往要综合考虑( ),而并非简单的个人购买行为。A、企业发展需求与资金实力B、企业购置物业的面积需求与资金实力C、企业购置物业的面积需
教育负担比的公式是()。A:教育负担比=全部子女教育金费用/家庭届时税前收入*100%B:教育负担比=全部子女教育金费用/家庭总资产*100%C:教育负担比
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国务院实行了对“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这种财政支出在经济上不能获得直接补偿,属于()。A:积累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
下列关于存款的说法,正确的有( )。A: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储蓄存款利息税B:活期存款可以在每月结息时,将利息计入本金作为下月的本金计算复利C:同一存款客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