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场地地表以下2 ~ 10m为粉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1k =60kPa;10 ~ 20m为黏性土,qs2k=50kPa; 20~40m 为中砂,...
某场地地表以下2 ~ 10m为粉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1k =60kPa;10 ~ 20m为黏性土,qs2k=50kPa; 20~40m 为中砂,...
admin
2020-12-24
62
问题
某场地地表以下2 ~ 10m为粉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1k =60kPa;10 ~ 20m为黏性土,qs2k=50kPa; 20~40m 为中砂,qs3k =70kPa,极限端阻力qpk =6000kPa。承台底在地表下2m,采用直径900mm的沉管灌注桩,桩端入土23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一2008)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其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
A. 6942. 4kN B. 7029. 4kN C. 7154. 9kN D. 7239. 5kN
选项
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3. 6条,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大直径桩(d≥800mm)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式计算:Quk=Qsk+Qpk=u∑ψsiqsiklsi+ψpqpkAp。式中,qsik为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为桩径为800mm的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采用深层载荷板试验确定;u为桩身周长。查表可知,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为:
将各数据代入公式可得单粧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uk =3. 14×0.9×(0.977×60×8 +0.977×50×10 +0.961×70×3) +0.961×3. 14×0. 92×6000/4 = 6942. 4kN。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5We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展过程中,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的最重要因素是A.高碳酸血症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肺部感染D.缺氧E.电解质紊乱
硝普钠A.主要扩张冠状动脉,增加氧供B.降低前负荷C.增加心肌收缩力D.降低外周阻力E.以降低氧耗量为主
β受体阻滞剂A.主要扩张冠状动脉,增加氧供B.降低前负荷C.增加心肌收缩力D.降低外周阻力E.以降低氧耗量为主
下述哪项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后负荷增加有最密切的关系A.血液黏度增加B.相对性主动脉瓣狭窄C.主动脉顺应性降低D.外周血管阻力增加E.动脉血容量增加
男性,70岁,平日BP150/60mmHg,脉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B.循环系统充盈压增高C.容量血管可扩张性减小D.阻力血管紧张
出生时脐带结扎后新生儿血循环的变化,除哪一项外A.血压下降B.肺循环阻力降低C.肺循环压力降低D.动脉导管分流逐渐停止E.卵圆孔关闭
出生时脐带结扎后新生儿血循环的变化,除哪一项外A.血压下降B.肺循环阻力降低C.肺循环压力降低D.动脉导管分流逐渐停止E.卵圆孔关闭
女孩8岁。不规则发热18d,伴头痛、呕吐2周。近1周来视力减退,颈有阻力,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心肺无异常。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350×10/L,中...
女孩8岁。不规则发热18d,伴头痛、呕吐2周。近1周来视力减退,颈有阻力,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心肺无异常。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350×10/L,中...
下列关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说法正确的是A.发病率为1%~2%B.该病不容易并发慢性肺疾病C.是指新生儿生后由于持续性的体血管阻力增高而使其不能转变为正
随机试题
某事件造成10人死亡,该事故应该判定为(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下列哪个说法不准确: A.医疗机构行
某男25岁。1周前患风热头痛,近日又患赤肿痛羞明。治当疏散风热,明目退醫,宜选用
基础护理的基本意的要求是
下列()不是采空区地表的主要变形形式。 A.弯曲变形B.水平变形C.倾斜变形D.剪切变形
关于原电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保持两半电池中的电荷平衡B盐桥用于维持电池反应的进行C盐桥中的电解质不参与电池反应D电子
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为较大事故。
患者,男性,25岁,急性腹痛。该患者临床表现中符合炎症性急腹症特点的是()。A.起病急骤B.阵发性绞痛C.有固定压痛点D.移动性浊音阳性E.失血表
丙磺舒与青霉素类药物合用()。A.代谢加速而导致意外怀孕B.降低其血药浓度C.排泄减少,从而起到增效作用D.代谢加快而失效E.代谢受阻而引起出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劳动关系多元化B.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C.劳动关系内容复杂化D.劳动关系客体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