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甲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乙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关于甲、乙诉讼权利和义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只能以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乙以申请或经法院通知的方式参加诉
甲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乙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关于甲、乙诉讼权利和义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只能以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乙以申请或经法院通知的方式参加诉
admin
2020-12-24
37
问题
甲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乙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关于甲、乙诉讼权利和义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甲只能以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乙以申请或经法院通知的方式参加诉讼
B:甲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乙不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C:甲的诉讼行为可对本诉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乙的诉讼行为对本诉的当事人不发生效力
D:任何情况下,甲有上诉权,而乙无上诉权
答案
A
解析
【考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详解】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民诉意见》第66条规定,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但该第三人在一审中无权对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选项A中,甲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只能以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乙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以申请或者经法院通知的方式参加诉讼,故A项正确。B选项中,乙同样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故B选项不正确。C选项中,乙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其诉讼行为对本诉的当事人仍然发生效力,故C选项不正确。D选项中,若乙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则乙就有上诉权,故D选项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5au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现代救助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B.社会救助以受益者的贡献为前提C.社会救助的对象具有选择性D.社会
当一项社会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需要进行专门的政策评估,以全面了解和总结政策行动的阶段性进展及其效果,关于社会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政策评估的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东,可以经保荐人保荐,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发行()。A.公司债券B.企业债券C.可交换公司债券D.短期融资券
项目法人的职责是对项目的策划.()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A.资金筹措B.管理方式C.建设实施D.债务偿还E.生产经营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物质形态,而以某种特殊权利.技术.知识等价值形态存在于企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资产,如()等。A.土地使用权B.专利权C.非专利技术D.商
流动资产是指以劳动对象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包括().银行存款等,其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生产并经过一个生产过程全部收回。A.原材料B.在产品C.产成品D.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区别有()。A.二者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B.二者周转的时间特点不同C.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D.物质更新方式不同E.主客方实力不同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区别有()。A.价值转移方式不同B.周转时间特点不同C.回收方式不同D.回收期限不同E.折旧形式不同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出资方式包括()。A.企业债券B.工业产权C.非专利技术D.土地使用权E.银行贷款
按资本金制度的规定,投资项目资本金的缴纳方式是()。A.一次认缴,一次到位B.逐年认缴,逐年到位C.一次认缴,并根据实际的建设进度按比例逐年到位D.一次
随机试题
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类体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细菌变异的主要机制不包括 A.基因突变 B.基因的损伤后修复 C.基因的转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管径大于100mm时,釆用(),管道连接用焊接或法兰连接。
不属于饮食致癌的可能途径是()。
下列不属于清算组职权的是()。
关于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四)背景 资料某建设单位投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38000m2,钢筋混凝土框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8岁,吸烟15年,每天30支左右,冷库工作8年。近来,右小腿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夜间加重,到医院就诊。体检:右小腿皮肤苍白...
社会消费基金包括的项目有()。A.国家管理基金B.文教卫生基金C.社会保障基金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E.社会后备基金
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年。A.1B.3C.5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