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高中化学《摩尔质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提出问题】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
高中化学《摩尔质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提出问题】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
admin
2020-12-24
58
问题
高中化学《摩尔质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提出问题】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6.02×1023mol-1。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
【教师引导】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的桥梁,那么,物质的量是如何把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联系起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
(二)探究新知
2.你的试讲是否有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体现在哪?
选项
答案
解析
1、
2、在本次试讲过程当中,我对学生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1)在导入环节,通过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2)在新课讲授环节,通过练习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摩尔数相同的物质,粒子数相等,那么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物质的量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等。从而引发学生继续思考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的质量与什么有关,从而得出本节课的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 (3)公式的得出,采用实例引导学生得出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对于我刚才的试讲,我认为我通过合理的引导,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6NU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音乐教学目标的编写也因该贯彻这一理念。下面符合这一理念的教学目标表述是(?)A.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B.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A.课程内容B.教学计划C.课程标准D.评价标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乙醇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 老师:能量存在多种形式,如热能、电能、风能等,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吗 学...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
下列可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是()。 ①学生②博物馆 ③企业④实验室 ⑤科研人员⑥信息化媒体A.除①外B.除③外C.除⑤外D.全部
某化学教师常用下面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纯碱是碱吗”“甘油是油吗”“盐溶液是中性的吗”等。该教师应用的教学策略是()。A.创设认知冲突策略B.先行组
当前化学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 ①自主学习②接受学习 ③探究学习④合作学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描述目标要求的行为动词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型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下列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A.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开展STS教育,STS是指():A.科学、技术、社会B.科学、教学、学习C.科学、技术、学习D.科学、教学
随机试题
交叉反应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 A.构象决定簇 B.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Schirmer试验滤纸的夹持时间应为 A、1分钟 B、2分钟 C、3
细胞因子的种类包括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A:有亲水基团,无疏水基团B:有疏水基团,无亲水基团C: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均有D:有中等极性基团E:无极性基团
风向,即风之来向,一般用()个方位来表示。A.4B.8C.32D.16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但书”正确的理解是:() A.行为人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构成了犯罪,但是对行为人可以不追...
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中,理事会行使的职权有()。A:选举和更换会员理事B:决定期货交易所变更名称、住所或者营业场所C:决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D:审议批准总经理的
为了使委员会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更加充分,同时避免社会懈怠,可以采用的决策技术有( )。A.头脑风暴法B.阶梯技术C.德尔菲技术D.具名团体技术
在个人住房贷款中,个人非贷款出资与房价款的比例( )。A.不得低于20%B.不得低于60%C.不得高于60%D.不得高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