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属于口服短效避孕药副反应的项目,正确的是A、类早孕反应系孕激素刺激胃黏膜所致 B、服药期间出现阴道流血,多发生在漏服药物之后 C、能使经血量多,不适用于经量
属于口服短效避孕药副反应的项目,正确的是A、类早孕反应系孕激素刺激胃黏膜所致 B、服药期间出现阴道流血,多发生在漏服药物之后 C、能使经血量多,不适用于经量
admin
2020-12-24
4
问题
属于口服短效避孕药副反应的项目,正确的是
选项
A、类早孕反应系孕激素刺激胃黏膜所致
B、服药期间出现阴道流血,多发生在漏服药物之后
C、能使经血量多,不适用于经量多的妇女
D、白带增多系孕激素作用的结果
E、体重减轻系因进食少、恶心所致
答案
B
解析
不良反应及处理 1.类早孕反应 服药初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头晕等类似妊娠早期的反应,不需特殊处理,服药数周期后副反应自然消失。症状严重考虑更换制剂或停药改用其他措施。 2.阴道不规则流血 多数发生在漏服避孕药后,少数未漏服避孕药也能发生。轻者点滴出血,不需处理,服药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停止。流血偏多每晚加服雌激素直至停药。流血似月经量或流血时间已近月经期,停止服药作为一次月经来潮。于出血第5日再开始服下一周期的药,或更换避孕药。 3.闭经 常发生于月经不规则妇女。停药后月经不来潮,需除外妊娠,停药7日后可继续服药,若连续停经3个月,需停药观察。 4.体重增加 雌激素使体内水钠储留引起。 5.皮肤问题 面部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停药后多能恢复。第三代口服避孕药能改善原有的皮肤座疮。个别妇女服药后出现头痛、复视、乳房胀痛等,对症处理,必要时停药作进一步检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7jF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出现不协调性宫缩乏力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静脉滴注缩宫素B.酌情给予镇静剂C.立即剖宫产D.立即阴道助产E.等待产程自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一日不慎漏服一次,此时患者应该A.在下一次服药时补服B.不要补服,下一次按照医嘱剂量正常服药C.发现时立即补服漏
赵某,女,72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今天输液1小时后,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咳血性泡沫样痰...
患者,男性,40岁。有甲亢病史10年,经内科治疗无效,现决定手术治疗,术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加碘剂做术前准备。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应采用的距离是A.
患者,男性,40岁。有甲亢病史10年,经内科治疗无效,现决定手术治疗,术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加碘剂做术前准备。作为主管护士应明确使用碘剂的目的是A.减轻突眼症状
57岁妇女,绝经10年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妇检:宫颈光滑,阴道黏膜菲薄,宫体稍大,质软,活动良,附件(一)。经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Ⅱ期,首选的治疗为A.化学疗法
57岁妇女,绝经10年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妇检:宫颈光滑,阴道黏膜菲薄,宫体稍大,质软,活动良,附件(一)。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癌,最支持诊断的依据为A.57岁B
孕妇李某,妊娠36周,因阴道持续性流液1小时来就诊。肛查时羊水不断从阴道流出,诊断为胎膜早破。应将其安置为A.平卧位B.截石位C.头高足低位D.膝胸卧位
姜女士有习惯性痛经,护士指导她采用的最佳避孕方法是A.安全期避孕法B.口服避孕药C.输卵管结扎术D.避孕套E.阴道隔膜
男,45岁。因下肢挤压伤致血清钾升高,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应选用的药物是A.利多卡因B.5%碳酸氢钠C.毛花甙丙(西地兰)D.普萘洛尔(心得安)E.
随机试题
中风病因学说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其界限是 A.汉代 B.唐宋 C.金元
下列关于配电室布置做法错误的是()。
以下基金的分类错误的是()。
急性根尖周炎早期X线表现为 A根尖周骨质有破坏,周围有致密骨白线 B根尖周骨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 (A)差别感觉阈限(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D)j.n.d
下列场所可不配置灭火器的是()。A: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B: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C:钢筋加工棚D:临时用房
广地龙药材不具有的性状特征是A:呈长条状薄片,弯曲B: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C: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D:受精囊孔3
乳牙龋齿治疗原则如下,除外A:降低咬合高度B:去除病变组织C:恢复牙体外形D:提高咀嚼功能E:利于恒牙列的形成
用于小儿内热发烧,咳嗽黄痰,口干舌燥,腹满便秘,久咳痰盛的药是A.小儿退热口服液B.小儿感冒颗粒C.小儿止咳糖浆D.小儿热速清口服液E.儿童清肺口服液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实施和运行”中,所包含的内容是()。A.绩效测量和监视B.应急准备和响应C.记录控制D.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