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甲国公民彼得,在中国境内杀害一中国公民和一乙国在华留学生,被中国警方控制。乙国以彼得杀害本国公民为由,向中国申请引渡,中国和乙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
甲国公民彼得,在中国境内杀害一中国公民和一乙国在华留学生,被中国警方控制。乙国以彼得杀害本国公民为由,向中国申请引渡,中国和乙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
admin
2020-12-24
76
问题
甲国公民彼得,在中国境内杀害一中国公民和一乙国在华留学生,被中国警方控制。乙国以彼得杀害本国公民为由,向中国申请引渡,中国和乙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中国对乙国无引渡义务
B:乙国的引渡请求应通过外交途径联系,联系机关为外交部
C:应由中国最高法院对乙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
D:在收到引渡请求时,中国司法机关正在对引渡所指的犯罪进行刑事诉讼,故应当拒绝引渡
答案
AB
解析
【考点】引渡【详解】在国际法中,国家之间没有达成引渡条约时,一国对另一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选项A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第10条规定,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提出。选项B正确。根据第16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级人民法院对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关于引渡条约等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高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故选项C错误。根据该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或者准备提起刑事诉讼的,可以拒绝引渡。根据属地管辖原则,中国对甲国公民彼得有管辖权,而且已经进行刑事诉讼,应当拒绝引渡的请求过于绝对,选项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7jH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南方周末》2013新年贺词引发一场“宪政梦,中国梦”的争论,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
在纽约有经常居所的美国公民史密斯在我国境内旅游期间病故,未留有遗嘱,史密斯在美国有别墅一幢,在瑞士银行有存款10亿美元,死亡时其随身遗留物中有美元数千元...
依相关司法解释,下列选项中哪一案件不需要进行集中管辖?()A.在中越边境的中国公民李某与越南公民阮某的贸易合同纠纷B.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四部宪法。其中,()第一次确认了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
甲乙国均为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三国际民航安全公约缔约国,甲国某航空公司的民航飞机在乙国领空飞行时被乙国公民柯里劫持,后...
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国应停止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耍是由发达国家
甲国是《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乙国不是《伯尔尼公约》成员国。根据《伯尔尼公约》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对下列哪一作品,甲国不应当给予国民待遇?()A.乙国公民巴克编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
国际法院就甲乙两国的争议作出裁决后,甲国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依《国际法院规约》,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乙国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诉,请求由安理
关于公共秩序保留,依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国法律和国际惯例的适用损害中国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排除适用B.外国法律的适
随机试题
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施工单位有违反《消防法》规定的行为,将被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
医院护理员的工作延续和补充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前,应当编制环境
1998-160.因胃失和降所致的病证有 A.呕吐B.呃逆
与胃痛关系最密切的脏腑A.胃、肝、脾B.胃C.脾D.肝脾同病E.心、肝、肺
竹叶除清热除烦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安胎B.利尿C.止咳D.退虚热E.明目
根据《节约能源法》,关于我国建筑节能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建筑必须安装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B:对实行集体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实行供热集中计量的制度C
社会工作者小童在与某社区居委会主任的交流中,了解到社区居民中有一些癌症患者,居委会主任希望小童能运用专业方法帮助这些居民。于是小童推动成立了癌症病人自助小...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中,( )是核心。A.市场需求B.工艺技术C.财务经济状况D.人力、物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