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关于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B.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
关于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B.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
admin
2020-12-24
34
问题
关于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B.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C.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D.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无须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选项
答案
D
解析
D项: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所以D项错误。 A项: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所以A项正确。 BC项: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所以BC项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83o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有关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 )给予警告,并处罚款。A、建设主管部门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D、人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将自己没有足够把握实施的防水工程分包给有经验的分包单位,属于质量风险应对的( )策略。A、转移B、规避C、减轻D、自留
关于物资采购交货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委托运输部门送货的,以供货方发运产品时承运单位签发的日期为准B、供货方负责送货的,以供货方按合同规定通知的
关于施工合同跟踪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承包单位的合同管理职能部门对合同执行者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B、合同执行者本身对合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应参与全部具体工程的施工B、业主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招标时,应先确定工程总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合同文本由( )组成。A、通用合同条款B、合同协议书C、标准和技术规范D、专用合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未按有关规定备案的,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 )。A、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B、责令停产停业整顿C、给予警告D、处
关于施工总承包模式与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相同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分包单位的合同关系相同B、对分包单位的付款方式相同C、业主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和
关于施工质量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质量计划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由建设单位编制的计划B、施工质量计划应包括施工组织方案C、施工质量计划一经审核
根据物资采购管理程序,物资采购首先应( )。A、进行采购策划,编制采购计划B、明确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要求C、进行市场调查,选择合格的产品供应单位D
随机试题
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者为
2011年甲居民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从境外取得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企
《神农本草经》云“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药物指的是
下列各项不属于债项特定风险因素的是( )。A.抵押B.质押C.优先性D.产品类别
成年男性患者,体重60kg。因化学药品仓库内失火被烧伤,失火现场浓硫酸罐破裂引起喷溅,火势烟雾严重,烧伤的部位有头部、颜面、颈部、双上肢、前后躯干和会阴部...
药物降解主要途径是水解的药物有A:酯类B:酚类C:烯醇类D:芳胺类E:酰胺类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A.图纸内容和设计要求B.施工总包与分包、与业主的协调工作内容C.分项工程交底D.与地方和质检部门的公关关系E.设计变更
下列房地产转让的方式中,不属于有偿转让的是()。(2006年真题)A.房地产抵债B.房地产作价入股C.房地产买卖D.房地产继承
共用题干 王先生于2013年在北京购买了一套面积为85平方米的住房,容积率为5.9,每平方米价格为2万元,低于该区域平均价格。王先生家庭每月税后收入为2...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着人民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开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