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一组随机抽样检验数据做成的直方图,要能说明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正常情况下其直方图的构成与特点应反映出( )。A.明确的质量标准上、下界限 B.直方图为正态分布
一组随机抽样检验数据做成的直方图,要能说明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正常情况下其直方图的构成与特点应反映出( )。A.明确的质量标准上、下界限 B.直方图为正态分布
admin
2020-12-24
28
问题
一组随机抽样检验数据做成的直方图,要能说明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正常情况下其直方图的构成与特点应反映出( )。
选项
A.明确的质量标准上、下界限
B.直方图为正态分布型
C.直方图位置居中分布
D.直方图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
E.直方图与上、下界限有一定余地
答案
CDE
解析
考点: “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①做完直方图后,要认真观察直方图的整体形状,看其是否属于正常型直方图。正常型直方图就是中间高,两侧底。左右接近对称的图彤。出现非正常型直方图时,表明生产过程或收集数据作图有问题;②作出直方图后,除了观察直方图形状,分析质量分布状态外,再将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从而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相比较,质量分布中心与质量标准中心重合。实际数据分布与质量标准相比较两边还有一定余地。这样的生产过程质量是根理想的,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认为全都是合格品。所以,选项C、D、E的叙述是正确的。直方图可称为“类正态分布”,与标准的正态分布图不完全是同一概念。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E。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8vu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工程项目在设计文件完成后,业主委托了一家监理单位协助业主进行施工招标和实施施工阶段监理。监理合同签订后,总监理工程师分析了工程项目规模和特点,拟按照组织...
某工程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负责人对该项目监理工作提出以下5点要求:①监理合同签订后的30天内应将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及总监理工程师的任命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现代工程建设呈现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复杂程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体工程和具有综合使用功能的...
某工程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负责人对该项目监理工作提出以下5点要求:(1)监理合同签订后的30天内应将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及总监理工程师的任...
某单位工程由A、B、C、D、E五个分部工程构成,它们计划投资分别为:12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60万元、120万元,计划总工期为9周,进度计划...
某住宅楼工程,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
某快速干道工程,工程开、竣工时间分别为当年4月1日和9月30日。业主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及项目构成情况,将工程分为3个标段。其中第Ⅲ标段造价为4150万元,第...
某工程项目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5个月。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的造价数据与经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表所示;总价措施项目费用9万元(其中含安全...
事件2: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验即准备用于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发现后立即给予制止并要求报验。检验结果表明这批材料质量不合...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
随机试题
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训练中错误的是 A.双下肢间放置三角垫 B.尽早进行术侧髋
一般认为,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正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逻辑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反对逻辑也必须使用逻辑。” 若要使上面的陈述成立,还必
患者男,42岁。颅脑损伤后立即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其原因是
动脉导管未闭 A肝脏收缩期搏动BGrAhAm-StEEll杂音CAu
下面谱例出自刘炽的哪一首歌曲() A.《新疆好》B.《我的祖国》C.《祖国颂》D.《让我们荡起双桨》
W汽车制造厂建设施工土方工程中,承包商在合同标明有松软石的地方没有遇到松软石,因此工期提前1个月。但在合同中另一未标明有坚硬岩石的地方遇到更多的坚硬岩石,...
国有甲公司领导王某与私企乙公司签订采购合同,以1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采购一批设备。后王某发现,丙公司销售的相同设备仅为6万元。王某虽有权取消合同,但却与乙...
()表明,一个领导者能够有效领导的直属下级人数是有一定限度的。A:任务与目标原则B:集权与分权结合原则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D: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