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2年3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采购...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2年3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采购...
admin
2020-12-24
33
问题
共用题干
(一)
资料2012年3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①各部门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填写请购单,由采购部门审核批准后,向供应商统一签发订购单;②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合同的签订和审批;③采购业务经办人员负责定期核对卖方发票、验收单、订购单等文件;④出纳员将已作废的支票予以注销并单独存放。2.审计人员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进行了测评。3.审计人员检查应付款项明细表时发现,应付A企业账款期末为借方余额23万元,经进一步询问得知,甲公司于2011年10月预付A企业材料款23万元,但甲公司未能提供采购合同及相关资料。4.审计人员核对供应商提供的卖方对账单时,发现有一批价值20万元的货物,供货方已于12月26日发出并入账,但甲公司会计记录中未反映。5.审计人员在检查付款记录时发现,甲公司于12月20日签出支票一张,用于支付到期的应付账款5万元,财务人员填制了银行付款凭证,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并登记入账,但该支票在年底前并未发出。
(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选项
针对“资料5”,对于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A:账务处理正确
B:期末应付账款余额被低估
C:期末银行存款余额被低估
D:期末应付账款余额被高估
答案
BC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99o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汇票的法定禁止背书的情形包括()。A.汇票被拒绝承兑B.汇票被拒绝付款C.汇票超过付款提示期限D.汇票背书次
在办理国内信用证时,开证行决定受理开证业务时,应向申请人收取不低于开证金额()的保证金。A.20%B.30%C.10%D.15%
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以下哪种功能是网上银行不具备的优势()。A.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为客户提供金
银行已按规定程序对一份支票进行审查后未发现异常情况,并按票面要求付款,事后得知该支票属于伪造票据,则()。A.银行需无条件赔偿给相关单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银行结算账户发生变更的,应于()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银行结算账户变更申请,并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A.5B.10C.3D.15
乙公司与丙公司交易时以汇票支付。丙公司见汇票出票人为甲公司,遂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请丁公司为该汇票作保证,丁公司在汇票背书栏签注“若甲公司出票真实,...
下列有关票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票据是由出票人依法签发的有价证券B.票据所记载的金额由出票人自行支付或委托付款人支付C.票据都有付款提示期
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特定债务人履行票据债务而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盖章的行为称为()。A.背书B.保证C.出票D.承兑
某公司于7月10日(星期二)签发了一张普通支票,则该支票最后一个有效提示付款日为()。A.7月19日B.7月20日C.7月23日D.7月24日
开户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报经()审查批准。A.单位负责人B.上级单位有关部门C.税务机关D.开户银行
随机试题
A.球形心 B.靴形心 C.梨形心 D.绒毛心 E.虎斑心 (5)、
患者,女,15岁,口唇闭合时呈现口腔周围肌肉的高度紧张感,下颌颏部更为明显。上下
案例: 今天,初二(3)班的体育课内容是挺身式跳远教学,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
属于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是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收藏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豨莶草除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外,又能 A.降血压B.杀虫解毒 C
双眼左侧视野同向偏盲,表明压迫损伤右侧的()A、视神经B、视束 C、动眼神经D、上丘E、下丘
肠道杆菌的共性是A:能发酵乳糖B:不产生外毒素C:均为人体正常菌群D:多数有鞭毛、有动力E:革兰阳性杆菌
某医院的护理管理架构是护理部主任一科护士长一病区护士长。请问该医院护理管理的层次数是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
下列不属于银行风险监管指标监测评价原则的是()。A.准确性原则B.法人并表原则C.有效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