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
共用题干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
admin
2020-12-24
49
问题
共用题干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企业技术改造的中心是()。
A:提高技术水平
B:扩大再生产
C:提高经济效益
D:提高企业地位
答案
C
解析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时,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要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
K
总
=K
新
+K
损
-K
利
=500+20-5=515(万元)。
E=25*(450-425)-0.3*515=470.5(万元)。
技术改造的总投资=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拆除的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为:调查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历史地位和现状,剖析技术基础的优势和劣势,找出生产技术的薄弱环节,确定技术改造项目的轻重缓急;提出改造目标、方向、范围及预期达到的目标;提出改造方案,根据市场环境、内部条件,制定改造的各项具体配套方案;可行性研究。
企业技术改造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9ER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A.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上涨的现象B.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过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转移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高B.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C.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较弱D.投资
企业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确认为固定资产,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A.实质重于形式B.可靠性C.重要性D.清晰性
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A.利润表B.资产负债表C.现金流量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在指数分析中,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是()。A.综合指数B.总量指数C.加权综合指数D.指数体系
下列经济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应列入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的是()。A.支付设备价款B.支付应交税费C.支付职工薪酬D.支付现金股
在某企业中随机抽取7名员工来了解2013年上半年职工请假情况。这7名员工2013年上半年请假天数分别为:1、5、3、10、0、7、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根据科斯定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前提是()。A.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B.财产权明确C.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D.财产权明确且交易
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绘制某种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生产成本上升时,在坐标图上就表现为这种农产品的()。A.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相关分析中,如果两个变量间Pearson相关系数r=0,就表示()。A.两个变量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B.两个变量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C.两个变量间存在中度相
随机试题
在我国()是吸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商业银行。 A、基金机构 B、商业银行
关于职业道德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道德不是科学技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生产安全事故中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关于贷款展期的担保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严寒地区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工程,适宜采用的水泥品种是()。
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双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
以下对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处理,不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是()。
以质押方式申请担保流动资金贷款的,质押权利范围包括()等。 A.定期储蓄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政企分开 B.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C.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
下列属于对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要求的是()。A.应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B.安全评价机构、安全评价人员应真实、准确地做出评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