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W公司为一家以产品制造为主的上市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日,一项研发项目启动,外聘专家参与到研发活动...
W公司为一家以产品制造为主的上市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日,一项研发项目启动,外聘专家参与到研发活动...
admin
2020-12-24
38
问题
W公司为一家以产品制造为主的上市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日,一项研发项目启动,外聘专家参与到研发活动中,为该项目提供咨询服务。15日,外聘的专家服务结束,W公司支付专家3万元服务费用。已知这一阶段该项目处于研究阶段,尚不满足确认资本化的条件。
(2)10日,一车间进行设备的日常维修,机修车间发生劳务费用0.5万元。
(3)18日,W公司对本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进行改良,领用自产产品一批,成本是100万元,市场价格是180万元,更新改造期间支付内部改良人员的工资5万元。
(4)31日,W公司以其自产产品嘉奖各部门优秀员工,生产部门100台,销售部门100台,管理部门60台。已知单位产品成本0.2万元,市价0.3万元,适用17% 的增值税税率。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对于企业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选项
A、借:生产成本 0、5
贷:应付职工薪酬 0、5
B、借:制造费用 0、5
贷:应付职工薪酬 0、5
C、借:管理费用 0、5
贷:应付职工薪酬 0、5
D、借:固定资产 0、5
贷:应付职工薪酬 0、5
答案
C
解析
企业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应该计入管理费用,不能资本化,选项AB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9OF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表述正确的有______。A.可以对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及时发现错误B.不便于分析和检查经济业务的过程C.减轻了记账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单位,尤其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少的单位。
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中,能够减少登记总账工作量的核算组织程序有______。A.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B.可以做到试算平衡C.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适用于规模较大、收付款业务多、转账业务少的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是______。A.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B.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
下列关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共同之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A.都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B.可以减少总分类账登记工作量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制药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程序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0x8年10月16日,购进一台价值117000元的生产设备,款项尚未支付。下列...
甲企业为一家大型商业流通企业,主要经销家电产品,其账务处理使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列各项中,属于甲企业月末登记总账依据的是______。A.原始凭证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般不适用于的单位有______。A.经营规模较大的单位B.经营业务较少的单位C.经济业务简单的单位D.转账业务较多的单位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企业可以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______。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C.科目汇总表账务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随机试题
(141-143题共用备选答案) A.透明细胞癌 B.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
应用曲线法进行施工成本偏差分析时,已完工作实际成本曲线与已完工作预算成本曲线的竖
在开标程序中,无须由招标人或者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的是()。
28岁,未孕。继发性痛经5年,宫右后方7cm囊肿,按压有压痛,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____。A、山东B、山西C、河南D、江西
SS4改型电力机车LW5系列万能转换开关主要由接触系统、操作机构、凸轮、转轴、手柄和面板等部件组成。()
以下疾病的胃酸分泌是: 胃泌素瘤A.胃液酸度正常或减少B.胃液酸度可不减少C.胃液酸度明显升高D.胃液酸度明显减少
甲和乙打算教训一下丙,于是两人深夜潜入丙家所在的小区,乙在丙家门口望风,甲进入丙家后,发现丙没在家,于是顺手偷走了1万元的现金,随后对乙说:“丙不在家,算...
“支出在先,回报在后”指的是投资的()特性。A:收益性B:长期性C:风险性D:预付性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是由()提出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C.《中共中央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