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牟某,男,38岁。1999年7月因为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4
牟某,男,38岁。1999年7月因为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4
天天题库
2019-12-17
36
问题
牟某,男,38岁。1999年7月因为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4年3月牟某认识了在某保险公司工作的沙某。该保险公司中,国有资产占60%。沙某在该保险公司中负责理赔工作。牟某在和沙某商议后,由牟某购买一辆二手车,然后将该车在沙某工作的保险公司上保险。2004年4月牟某将购买的车开到一停车场,将该车烧毁,但是没有造成其他车辆的毁损。事后牟某通过沙某的理赔,获取保险金l2万余元。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牟某和沙某构成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本案中,首先,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刑法中的国有公司必须是国有资产占100%的公司,本案中沙某所在的保险公司,国有资产只占60%,不属于国有公司。其次,牟某和沙某经过共课谋后,由牟某故意毁坏保险标的,然后利用沙某职务上的便利,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最后,保险诈骗罪作为诈骗罪的一种情形,要求被害人必须是基于被欺骗而交付财物,本案中牟某和沙某的行为貌似是保险诈骗,但是由于牟某和沙某相互勾结,沙某对于牟某的犯罪意图是明知的,不是由于被骗而理赔12万余元,不符合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2)牟某和沙某构成放火罪。根据刑法的规定,以放火的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放火罪。本案中牟某和沙某共谋后,将车放在停车场烧毁,虽然烧毁的是自己的汽车,但是该行为危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符合放火罪的构成要件。 (3)牟某和沙某构成的职务侵占罪和放火罪之间是牵连犯关系。牟某和沙某实施放火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侵占保险公司的财物,两者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关系,是牵连犯关系。结合本案的情节,职务侵占罪是重罪,故根据牵连犯的从一重处断原则,按照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4)牟某和沙某在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中,双方相互配合,沙某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牟某在犯罪过程中积极主动,两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基本相当,可以不区分主从,都按照主犯量刑。 (5)牟某构成累犯。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本案中,牟某因为故意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放后第3年又故意犯职务侵占罪,符合累犯的成立条件,在量刑时应当对牟某从重处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LF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
牟某,男,38岁。1999年7月因为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4
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的这一
2005年7月甲翻墙进入到乙的房间内,从乙壁橱内发现毒品海洛因一包(约重90克)
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正确说法是( )。 A.走私、贩卖、运输、
某甲从1998年2月至1999年7月,先后拐卖妇女10余人,其中在拐卖的过程书,
公民甲于1981年12月31日出生,1999年12月20日甲在户外玩耍,将公民乙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正。 A.第一
李某,1985年7月生,1999年11月李某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
甲武装掩护走私毒品,法院判决其构成走私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甲的
随机试题
苯丙酮尿症患者应限制食用的食物为( )。 A、牛奶 B、粉条 C、南瓜
对针眼未成脓者,局部治疗(外治)应()。 A.及早切开,使其早愈 B.施以压
导致胸闷苔腻的原因是
主张建筑应满足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应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提出“少就是
大量无包装海盐的最佳库存方式是( )。
房地产经纪业务根据标的房地产的用途,可以分为( )。
情景分析中的情景包括( )。
(一) 下面为某商业银行2011年12月31日的资本充足率情况表: 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来提高资本充足率。A.增加普通准备金B.减少未分配利润C
A与B签订了一价租房协议。协议规定,如果A父死亡,则A将房租与B居住。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B、已成立,但未生效C、是附条件的民
下列各项中,直接影响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的因素有()。A.可容忍偏差率B.拟测试总体的预期偏差率C.控制所影响账户的可容忍错报D.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风险时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