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甲将其对乙享有的10万元货款债权转让给丙,丙再转让给丁,乙均不知情。乙将债务转让给戊,得到了甲的同意。丁要求乙履行债务,乙以其不知情为由抗辩。下列哪一表述...
甲将其对乙享有的10万元货款债权转让给丙,丙再转让给丁,乙均不知情。乙将债务转让给戊,得到了甲的同意。丁要求乙履行债务,乙以其不知情为由抗辩。下列哪一表述...
admin
2020-12-24
31
问题
甲将其对乙享有的10万元货款债权转让给丙,丙再转让给丁,乙均不知情。乙将债务转让给戊,得到了甲的同意。丁要求乙履行债务,乙以其不知情为由抗辩。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选项
A:甲将债权转让给丙的行为无效
B:丙将债权转让给丁的行为无效
C:乙将债务转让给戊的行为无效
D:如乙清偿10万元债务,则享有对戊的求偿权
答案
D
解析
【考点】债权让与;债务承担【详解】《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据此,债权让与无需经债务人的同意。此外,通知债务人,亦非债权让与的生效要件,而仅是对债务人发生效力的要件。所以,甲未通知乙,将债权转让给丙,转让行为有效,只是对乙不发生效力,选项A错误。同理,丙在取得对乙的债权后,虽未经乙同意而将其转让给丁,转让行为有效,只是对乙不发生效力,选项B错误。《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本题中,因为甲、丙、丁在转让债权时,均未通知乙,所以对乙不发生效力,乙仍可将甲视为债权人,向甲清偿。乙经甲同意将债务转移给戊,该行为有效,选项C错误。在债务转移后,戊成为丁的债务人,若乙清偿10万元债务,则消灭戊的债务。《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据此,本题中戊构成不当得利,所以乙可以向戊求偿,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B8u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十三五”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纲要,下列有关“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任务的表述,错误的是()。A、优化教育资源布局B、推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C、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关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有()等。A.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B.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C.提升人民整体素质的文
下列有关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构建纵贯南北的经济带B.构建通江达海的经济带C.构建经济高效的经济带D.构建生态良好的经济带
下列有关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表述错误的是()。A.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B.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下列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20年总体指导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B.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C.使“三基地.一枢纽”地
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求:应注重()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A.创新B.协调C.和谐D.可持续
根据《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到2020年,要求中部地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A.全国平均水平B.全国先
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要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要达到()。A.2.0%B.2.5%C.3.0%D.3.5%
下列关于我国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编制跨省(区.市)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后实
规划衔接要遵循的原则包括()。A.编制国家级专项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B.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C.专项规
随机试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
急性肾炎的水肿多为非凹陷性的,原因是()
决定贷款能否偿还的主要因素是( )。[2014年11月真题]
某患者单独进入到百货商场购物时,就会感到胸闷、出冷汗,所以一直回避这些场所。心理
具有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效应、协同整合效应等优势体现了企业集团的()。
甲、乙结婚的第10年,甲父去世留下遗嘱,将其拥有的一套房子留给甲,并声明该房屋只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
二月革命的结果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生命质量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注重( )A.健康教育质量B.医疗服务质量C.个体寿命数量D.个体富裕程度E.个体生存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借款人需要贷款,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即可B.保证贷款应当由保证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C.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