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某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产品装配,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方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
共用题干 某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产品装配,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方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产品装配,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方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5,假定废品率为0,流水线的第6道工序计算所需某精密设备4台,现有5台该种设备投入生产。
选项
该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分钟。
A:8.35
B:8.65
C:9.12
D:9.52
答案
C
解析
流水线的各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前后工序在空间紧密衔接,工件沿流水线做单向流动,运输距离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好。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r=T
e
/Q=βT
0
/Q。式中,r为流水线的平均节拍;T
e
为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T
0
为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β为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9~0.96;Q为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废品量)。由题意,T
e
=2*8*60*0.95=912分钟(因为两班工作),Q=100,所以r=912/100=9.12。
设备负荷系数K
i
的公式为:K
i
=S
i
/S
ei
。K为设备负荷系数;S
i
为第i道工序所需工作地的计算数;S
ei
为为第i道工序安排的实际工作地数。由题意,K
i
=4/5=0.8。
流水生产线的平面布置应当有利于工人操作,制品运动路线最短,流水线上互相衔接流畅和充分利用生产面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BgR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企业年末“应付账款”贷方余额为5000元,“预付账款”贷方余额为2000元,那么,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是()元。A.-3000
已知某企业本年“主营业务收人”为8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60万元,“管理费用”为6万元,“营业外支出”为4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年利润表中...
下列关于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A.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B.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C.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D.可
假设某企业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8200万元,发生营业成本4400万元,缴纳营业税及附加451万,发生营业费用1200万元、管理费用850万、财务费用20...
关于会计报表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A.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B.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C.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D.是企
()通过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评估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A.企业投资者B.股东大会C.董事会D.国家有关部门
按照所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企业会计报表可分为()A.个别会计报表B.现金流量报表C.财务状况报表D.合并会计报表E.经营成果报表
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会计上称为()。A.重置成本B.历史成本C.可变现净值D.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计量。A.历史成本B.现值C.重置成本D.公允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A.可靠性B.可比性C.实质重于形式D.全面性E.谨慎性
随机试题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的有()。
高某与其5个儿子近两三年以来在村中称王称霸,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并号称\"高
关于工程咨询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投资估算的主要工作包括:①估算流动资金;②估算价差预备费和建设利息;③估算工程建
关于单只基金的投资者人数限制,说法错误的是()
作两个大样本均数的比较用
《普规》规定:钢轨接头的预留轨缝应根据()经计算确定。A.钢轨长度B.当地历史最高轨温C.当地历史最低轨温D.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正确的是A.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B.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C.必须配合物理降温措施D.配合物理降温,能将体温将至正常以下
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将次日通过复核的客户交易编码申请资料转发给相关期货交易所。()
在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总目标中,反映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基本目标是()。 A.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B.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C.保护道路运输各方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