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对外公布。汇总的数据显示,对

shuhaiku2019-12-17  13

问题 2011年4月28日,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对外公布。汇总的数据显示,对比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査数据,我国总人口增加了7390万人,年均增长达到0.57%,属于低生育水平阶段。而与此对应的是,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为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为1.18亿人,占总人口的8.87%,比第五次人口普査数据分别上升了 2.93和1.91个百分点。按照国际上人口划分的标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7%,那么就可以称之为“老龄社会”。因此,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的数据充分显示,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和生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趋势的脚步仍在不断加快。《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如今已相继开始进入老年阶段。根据相关数据计算,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数量将达到800万以上,老龄人口总数量将突破2亿人。分析人士指出,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对于现有劳动力的负担、劳动生产率、政府费用支出、产业结构以及保障服务将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蔡昉曾经给出这样一个数据:1982~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于总抚养比重,被抚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下降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26.8%。如今,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凸显,被抚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造成现有劳动力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社会学者普遍认为,受老龄化的加速冲击,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加速衰落。人口红利,是在一个时期内显现出来的发展阶段;而在人口红利期之后,就将转为人口负债期。也就是说,在出生率保持低水平的情况下,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导致养老负担大幅增加、费用支出加剧等状况。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据测算,中国的人口红利大约在2013年达到顶峰,此后将处于缓慢下降的状态。换句话说,中国人口红利的“窗口 ”即将关闭。2.调査显示,90%以上的人都反对延迟退休。有人质疑这是给未来养老金缺口“填坑”,有人提出这是给权力图谋“占位”,有人认为这是加重民生负担,盘剥民生利益,还有人批评此政策将对就业市场形成压力,各有不同的说法,也各有不同的理由。“延迟退休”引发的是网络上如潮水般的反对声音:“该领养老金的年龄领不到,是不是政府在推卸责任? ”“到60岁已经干不动了,想多歇歇,还让我干? ”“如今工作本来就难找,老年人再‘占着’不走,哪有年轻人的位置? ”反对者的理由各异。其中,自称企业职工和体力劳动者的反对声,显得更加强烈。因为年龄的增长,对白领而言是积累优势,对蓝领而言则是劣势。社会学家刘植荣提出,“经济发展了,就应该延迟退休”这一论点,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符合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事实。与这一命题恰好相反,经济发展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财富积累增多了,应该缩短劳动时间,降低退休年龄,让人有更多的剩余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增强幸福感。改革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往往很不一致。临近退休年龄的干部,不论男女,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可以适当考虑延长退休年龄,特别是其中职位、技术职称高的。据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此类人群工作强度不是很大,很多人虽然已到退休年龄,仍可胜任工作。一些特定行业,如医生、教师,往往是“越老越吃香”。退休早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一线工人则多数认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点退休。因为一线工人大多体力消耗大,在职时收入水平偏低且不是很稳定,退休后则可以获得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对一些收入不高的职工而言,早点正式退休,收入还能高一些。不少民众担心,“依照工作性质、个人意愿等设定退休年龄标准”,是否会让某些既得利益者“赖着不走呢” ?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的姜先生就是持这一观点者。他说,“现在单位里都是领导说了算,你哪怕技术再好,如果领导不赏识你,那到时候你想多做几年也不行,而即使能 力平平,但和领导打得火热,照样留住你。更有甚者,现在的领导都是高管,拿着高薪,现在到了年龄一刀切,他无计可施,真的到时候了,他可以有很多理由不退休,这既不是贪污腐败,也不违反法律法规,某种程度上还是国家退休政策支持的,又怎么办? ”反对者更大的担优恐怕在于:延迟退休,是不是意味着影响了“本该拿到的”养老收入? 延迟退休,有人高兴、有人忧虑。高兴的无非是管理人员、从事脑力劳动者;忧虑的无非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收入较低劳动很累者,如施工人员、重体力劳动者、三班倒的挡车工,他们恨不得快退休,能拿到千元左右的退休金。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是大势所趋,理由是长期的人口少子化导致未来年轻劳动力供应不足,人口老龄化又导致退休人口增多,养老金支付压力放大,亏空达到上万亿之多,今后缺口更大,政府不堪重负。也有专家认为,虽然远期来看,我国劳动力将出现严重不足的局面,但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仍是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从目前来看,由于产业结构、教育结构等多种因素,大学生已经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退休年龄延长, 从理论上看,必然会对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延长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应该说是利大于弊。因此,褚福灵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就业的影响需要重视,但是不能因为影响就业就不延长退休年龄。3.在日本的城市街头,随处可见老人的身影: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里头发花白、西装笔挺的老人与年轻人一样步履匆匆;在餐厅里,60多岁的大叔和20多岁的小伙子一样,身着工作服在餐桌间忙碌;而在街头行驶的出租车驾驶室里,更是以满头银发的老年人居多。日本政府公布的2010版日本老龄化社会白皮书显示,截至2009年10月,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同比增加79万人,达到2901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占总人口的22.7%。据专家预计,到2055年日本人口的老龄化比率将达到40%左右。与中国养老问题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日本的老龄化也伴随着“少子化”现象。目前,日本老人有在家庭养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居家养老;也有在养老院养老的,但更注重营造家庭的气氛;还有就是老人们白天聚在一起说话、喝茶、吃饭,晚上回家,这被称为居家日间服务。位于大阪市中央区的一家居家日间服务中心的二楼,老人活动室被布置得十分温馨。老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唱卡拉OK,做手工,还可以享受美容、康复训练、洗澡等服务。日本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大体分为两种:民营的老人福祉设施和私立的高端养老院。两者经过政府批准后由民间企业来经营,民营机构接受政府补贴。为了保证养老院的良性运转和避免虐待老人现象的出现,政府在老人服务机构自我检査基础上,引入更为客观和公正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包括硬件上的建筑、设备、人员配置以及软件上的服务质量、老人评价等。这些评价不是通过简单的检査、打分来达到警示督促的作用,而是在分析养老院现实的基础上由专业机构提出更好的改善方法。2000年,日本在世界上首推养老护理保险制度(介护保险制度)。国民交纳一定的保险费,65岁后就可以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需要介护时提出申请,经审查确认后可享受保险部门提供的不同等级的服务,被保险人只需承担10%的费用。日本的养老护理制度有精细的划分,将需护理程度分成了不能站立、不能步行、不能脱穿裤子、不能排便、不能用餐、不能吞咽食物、不能记忆等级别,并按照这些不同的级别提供登门访问型、赴养老机构一日型、短期人住型、入住特别养老机构型、入住老人福利院型等不同服务。配合养老护理制度,日本还推行了“地区综合护理服务系统”。具体来说,是要打造“30分钟养老护理社区”,在距离大概30分钟路程的社区内,建设配备小型养老护理服务设施的新型服务社区,推行小规模多功能型自家养老护理和登门访问看护。再好的设想也需要人来完成。日本同样面临着养老护理人员匮乏的问题。在日本,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高,平均月工资20万日元。而日本国民人均月工资标准是50万日元。为此,日本政府给每个养老护理人员每个月增加1.5万日元的工资。“时间银行”概念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日本养老护理人手缺乏的问题。日本时间银行的形成是因为大环境的影响,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政府没有预算,无法再提供民众公共服务,只好请民众互助。在养老问题上,时间银行便成为了“今天我照顾你,明天他照顾我”的循环养老服务模式。4.当前,我国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分别属于五种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一位退休的李大叔说,公务员与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一样,但在生活补贴数额上有差别。公务员是按照地方财政水平计发,企业、事业单位则要根据效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制度养老金 的差距越来越大,公务员、事业单位能比企业高3~4倍,不过最少的是农民养老金,有的地方农保,60岁以上老年人一个月只有60块。企业大概是2000块左右,农村是60块,相差30倍。公务员平均下来是4000多块,和60块差多少倍? 60倍。不到三十岁,李小姐已开始筹备养老了,但是她不愿意把钱存入养老保险。她说,我不太信任这个,还不如自己拿来用呢,因为将来钱会贬值得很厉害。据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晓教授估算,2001年到2011年,养老金十年缩水了 6000亿。这十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2.47%,但养老保险金是存在银行里的,利息只有2%,相差0.47%,算下来十年就有6000亿。此外,养老金还有挪用的问题。李实说,企业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体制。个人交8%,建立个人账户,但实际上,现在的个人账户基本上都是空的,被挪用去支付现在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了。经济在增长,养老收费还能如期地完成,怕就怕出现经济危机,一方面要支付养老金,另一方面个人账户没有钱,可能带来养老金危机。学者呼吁做实个人账户,但这需要一大笔钱。而关于养老金的资金缺口问题也一直揪着人们的神经。201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开回应,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上半年超过2万亿元,当期不存在缺口问题。虽然眼下没问题,但是,未来会不会有资金缺口?对此各界说法不一,甚至完全相反,有的预测2030年缺口将有几十万亿,有的却认为届时不仅没有缺口,还会盈余11万亿。但是生活中,不少老人却过得紧巴巴。一位从企业退休的老职工张阿姨说:物价上涨得太厉害了,前两年马马虎虎,现在花销也不够了;一位退休的公务员王大伯说:平时最头疼的就是医药开销,最害怕生病。光吃饭穿衣还是够的,但是如果生病,或者发生其他事情,就没办法应付了。赵晓认为,财政应该加大对养老金的支付力度。我国的保障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概只有百分之二点几,而西方国家差不多接近20%。国务院参事汤敏则建议,提高国企红利向养老的支付比例。现在国企加起来每年有两万多亿的利润,可以投资,但其中要拿出25%到30%给国家财政,现在连10%都不到。5.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引人关注,而农村养老问题尤为凸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农村老年人所要承受的更多。家住中部地区农村的蒋老汉今年70多岁了,老伴患胃癌,已经在半年前去世,每当想起老伴患病时痛苦的样子,蒋老汉就泣不成声。蒋老汉的老伴患癌症两年,治病花光了老两口一辈子5万多元的积蓄,在外打工的儿子没有拿一分钱,也很少过问病情,有一次蒋老汉的老伴病情恶化,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回家看看,得到的回答是:“是不是真不行了?来回车费很贵的! ”最终,儿子还是没有回来看母亲。“有时候真想抽他几个巴掌,我们当年含辛茹苦把他带大,老了却是这个结果! ”蒋老汉无奈地说。2011年春节,儿子媳妇回家探亲,但什么活都不干,所有的家务全由蒋老汉老两口承担。“每天早上,我们做好饭叫他们起来吃,他们还没有好脸色,嫌这嫌那,真是不孝子孙。”尽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个人还是要掏一部分,这对经济困难的蒋老汉来说负担很沉重。2012年2月,老伴病情又恶化,因手中实在没有钱了,无奈只能出院回家。“其实我们知道,回家就是等死。老伴癌症处于晚期,经常痛得死去活来,我们没钱,只能买点止痛药吃。老伴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大,一辈子没享他什么福,走得还这么痛苦! ”说起这些,蒋老汉不禁老泪纵横。专门研究农村孝道文化的江苏省宿迁市政协退休干部陈国友说,近年来农村孝道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比较明显,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子女不养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无论是经济落后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老人能动的时候,就‘啃老’,什么活都让老人干,等老人老得动不了了,就感觉成了家庭的累赘和负担。”陈国友说,不少老人都有这样的遭遇,但害怕丢人,往往不愿意对外人谈起。《礼记》说:“孝有三:大者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关于孝的道德规范,层次最高者是尊敬父母,此为大孝;层次居中者是不使父母受辱,此为次孝;层次最低者是能够赡养父母,此为下孝。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学者刘燕舞看来,当前不少农村地区,孝敬父母已经陷入艰难维持的窘境。刘燕舞长期研究农村养老和农村老人自杀问题,他说:“近些年来,农村老人自杀日渐增多,折射出传统孝道的日渐衰落。”根据他在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福建、江西等1省34村所做的实地调研,刘燕舞认为,在农村,孝道的衰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中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格局发生了深刻而根本的变化,即由父强子弱变为父弱子强、夫强妻弱变为夫弱妻强。父母权威或孝道的获得与儿子的地位有必然联系,当儿子在夫妻关系变动中处于弱势时,父辈将很难从儿子那里获得有力支持。二是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市场理性甚至侵蚀到道德领域,使人们开始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衡量老人对于家庭的“作用”。“有用”的老人等于“有一点地位”,“无用”的老人等于“完全没有地位”,孝道不再占据逻辑上天然的制高点。“按照传统的家庭逻辑,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但市场逻辑是非常理性的算计,子辈据此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驳:你是养了我,但你养好我了吗? ”刘燕舞说,这样的反驳往往给父母带来沉重的打击,他们发现,不管在现实中还是在道义上,似乎都没有了抱怨的理由。可悲和可怕的是,不少老人也在困惑和无奈中接受了这样的逻辑。当被问到对子女不孝的感受时,不少老人说,“子女收入少,负担又重,我老了没用,帮不上他们的忙,哪能怪他们呢”。或许,老人们是在为子女开脱;更或许,他们只是在安慰自己,以便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开展以来,从乡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城镇失业人员,养老覆盖面逐步扩大。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按时足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平稳。这一制度的施行,不仅可以直接为农民和城镇居民增加收入、消除生活后顾之忧,而且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75岁的孤寡老人杨文中是云南省玉溪元江县曼来镇曼来村委会的一名普通农民。自2011年10月开始,老人每月得到政府给他发放的由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老龄补助、孤寡补助合计组成的105元“退休金”。领取了一年多“退休金”的杨文中感言:“每个月都给我发钱,就像是有了亲人一样,让像我这样的老人不再孤单,真心感谢党和政府……”近年来,我国下大力气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试点;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农保和城居保工作。至此,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现“老有所养”是亿万民众的朴素愿景,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假如你是某地大学生村官,请针对“给定资料5”反映的农村孝道衰落的问题,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以期促进孝道的恢复。要点: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表达简明,有思想性;3.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参考答案】复兴孝道传承文明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的重要责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形成了特有的孝道文化。然而,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国的农村养老面临巨大的困境。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村的孝道正在衰落,某些地区出现子女不养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2分〕在农村,孝道的衰落包含以下原因:一是传统道德遭到破坏,继承不力,子女受市场理性影响,奉行功利主义;〔1.5分〕二是社会发展改变了家庭中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格局;〔1.5分〕三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子女外出谋生,负担重,压力大,难以承担养老责任;〔1.5分〕四是老人接受子女的错误逻辑,放弃维护正当权益。〔1.5分〕要想复兴农村孝道,应当根据孝道衰落的原因对症下药:首先,批判吸收传统道德,増强民众的孝道观念;〔1.5分〕其次,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1.5分〕再次,加强法制宣传,严格执法,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1.5分〕最后,加强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使年轻人就近择业,不用外出漂泊。〔1.5分〕孝是中华文明、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和根基,复兴孝道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让全社会携起手来,关注农村养老问题,共同营造感恩、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2分〕【评分说明】本题分值由格式分、结构分和要点分三部分构成。格式分:能围绕“恢复孝道”写出标题的,赋格式分1分。结构分:能从“背景—原因—对策—呼吁”西个方面组织答案的,赋结构分3分。要点分:共10个要点。其中背景2分;原因、对策部分每个要点1.5分;呼吁2分。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进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BqRN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