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共用题干 陈先生和爱人今年都是35岁,计划20年后退休。他们5年前买了一套总价150万元的新房,贷款100万元,期限25年,采用等额本息贷款方式,贷款利...
共用题干 陈先生和爱人今年都是35岁,计划20年后退休。他们5年前买了一套总价150万元的新房,贷款100万元,期限25年,采用等额本息贷款方式,贷款利...
admin
2020-12-24
19
问题
共用题干
陈先生和爱人今年都是35岁,计划20年后退休。他们5年前买了一套总价150万元的新房,贷款100万元,期限25年,采用等额本息贷款方式,贷款利率是6.3%。目前他们二人合计税后平均月收入为12000元,日常生活开销4400元,在不考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他们每月的收入结余全部积攒起来用于未来退休生活,他们目前已经有了10万元的退休基金初始资本。假设未来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3%的水平上,陈先生退休基金的投资收益为退休前5%,退休后3%,他和爱人的预期寿命均为85岁。根据案例回答1~5题。
选项
陈先生目前的月结余在其退休时累计可以形成()元的退休基金。
A:399676.81
B:16975.25
C:479488.98
D:923796.60
答案
A
解析
在年通货膨胀率为3%下,到退休还有20年,则退休时每年所需生活费=4400*(1+3%)
20
*12=95362.68(元)。
陈先生和爱人的预期寿命均为85岁,则其退休后还有85-35-20=30(年),基于上题结果,陈先生在退休时需要积累30年的退休基金=95362.68*30=2860880.40(元)。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陈先生每月还款额为:1000000*(P/A,6.3%/12,25*12)=6627.63(元);陈先生月结余=12000-4400-6627.63=972.37(元);陈先生目前的月结余在其退休时累计可以形成的退休基金=972.37*(F/A,5%/12,240)=399676.81(元)。
陈先生退休基金还需要的金额=2860880.40-399676.81-100000*(F/P,5%,20)=2195873.82(元)。
该房产届时价值=1500000*(F/P,3%,25)-[1500000*(F/P,3%,25)/70]*25=2019000.14(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Hr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社会工作的基线测量评估中,建立基线的方法不包括()。A.确定介入的目标B.制定工作计划C.选择测量工具D.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期的主要任务是()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A.制定B.修改C.落实D.完善
社会工作者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有()。A.详细和具体B.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C.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D.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如果社会工作者单方面制订计划,会带来的问题可能有()。A.妨碍服务对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B.服务对象没有机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做出决定C.损
危机干预属于社会工作中的()。A.介入方法B.介入方式C.介入行动D.介入目标
社会工作中,发展有效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的过程以及决策行动过程的环节是()。A.问题的预估B.制订计划C.实施介入行动D.构建行动计划
社会工作中,服务计划的构成内容不包括()。A.目的及目标B.巩固已有改变C.关注的问题与对象D.介人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社会工作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A.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B.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C.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D.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
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后,社会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是()。A.制订介入计划B.对资料进行分析C.采取介入行动D.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
“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A.接案B.预估C.计划D.介入
随机试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药不包括 A、尿激酶 B、降纤酶 C、华法
男,60岁,反复上腹痛3年,疼痛节律不明显,食欲差,体重下降。突发呕血3次,约1
目前我国房地产代理活动的主要业务是()销售代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全冠试戴时检查邻面接触是否紧密的方法是
()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收入的缴库方式包括()。A.直接缴库B.定时缴库C.委托缴库D.集中汇缴E.分散缴库
广藿香的功效是A.截疟B.行气C.温中D.解暑E.消积
跨度6m以内的钢窗架拼装应采用( )A.构件平装法B.构件立装法C.利用模具拼装法D.利用桁架拼装法
《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试行)》自()起施行。A.2003年7月1日B.2003年7月10日C.2008年6月30日D.2008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