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admin
2020-12-24
36
问题
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无论奖励还是惩罚,其前提是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 (2)标准一致。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避免因人而异,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应一致。 (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一般常用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但强化要注意适度,又要避免单调。 (4)惩罚必须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惩罚应在学生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实施。 (5)充分考虑惩罚的教育效果。惩罚的方式是给学生以处分。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避免用类似经济制裁、侮辱和体罚这类简单的方法。 (6)在日常教学中,要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不宜连续采用奖惩,可使用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原理。多用表扬来鼓励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活跃,学生敢想敢做;多用批评来教育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沉默寡语,虽然班级纪律可能较好,但学生缺乏朝气。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坚持以表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Mw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A.灵魂B.动力C.内在要求D.天职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D.以不
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A.学习B.交往C.思考D.实践
简述教师与学生关系中应该遵循哪些基本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有哪些?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严谨治学?
教师严谨治学对教育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对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有哪些?
随机试题
(18-19题共用备选答案) A.酸性磷酸酶 B.碱性磷酸酶 C.胆碱酯酶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有(
案例一(13): 第三次咨询:2016年1月19日 咨询过程: 心理咨询师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概况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丰富,耕地数
转增股本是将原来属于股东权益的资本公积金转为实收资本,股东权益总量、每位股东占
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A.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B.网络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规划应当因地制宜,遵循规律,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但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一系列不...
制备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A.重结晶法B.熔融法C.注入法D.复凝聚法E.热分析法
下列不属于国别风险的是()。A:主权风险B:传染风险C:货币风险D:微观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