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2013年3月20日,姚某、刘某通过特快专递,要求福建省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书面公开二申请人房屋所在区域地块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此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已作...
2013年3月20日,姚某、刘某通过特快专递,要求福建省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书面公开二申请人房屋所在区域地块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此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已作...
admin
2020-12-24
56
问题
2013年3月20日,姚某、刘某通过特快专递,要求福建省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书面公开二申请人房屋所在区域地块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此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已作出征地批复),即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方案、供地方案。2013年5月28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作出《关于刘某、姚某申请信息公开的答复》,称:“你们所申请公开的第3项(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不属于公开的范畴。”并按申请表确定的通信地址将《答复》邮寄给申请人。2013年7月8日,姚某、刘某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未就政府公开申请作出答复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永泰县国土资源局答辩称:“一书四方案”系被告制作的内部管理信息,处在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被告没有公开的义务。
选项
本案中,永泰县国土资源局辩称的“一书四方案”属于过程性信息,不应当公开是否合理?( )
A.合理,因为“一书四方案”确实属于过程性信息
B.合理,因为“一书四方案”属于内部管理信息
C.不合理,因为“一书四方案”属于可以公开的过程性信息
D.不合理,因为“一书四方案”既不属于过程性信息,也不属于内部管理信息
答案
D
解析
本案福建省人民政府作出征地批复后,当事人申请的“一书四方案”即已处于确定的实施阶段,行政机关以该信息属于过程性信息、内部材料为由不予公开,对当事人行使知情权构成不当阻却。故本题答案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VO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破伤风病人注射大量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A.控制破伤风杆菌生长B.减少毒素产生C.中和游离毒素D.中和游离及结合的毒素
术前常规禁食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胃膨胀而妨碍手术B.防止围手术期的呕吐及误吸C.防止术后腹胀D.防止术后肠麻痹
肝昏迷患者给予肠道抗生素的目的是()A.消除细菌毒素B.抑制大肠杆菌C.抑制肠道细菌D.减少真菌感染
组DNA是指为特殊目的而将()A.两段DNA接在一起B.外源DNA接至人体DNAC.目的基因接入适当载体中D.目的基因接到哺乳类DNA
关于各种局麻方式的应用,正确的是A.表面麻醉常用于咽喉、气管等处的浅表手术B.局部浸润麻醉可用于体表肿瘤的切除C.内镜检查常选择区域阻滞麻醉D.上肢手术可
女性,45岁,诊断为原发性甲亢,曾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现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若用丙基硫氧嘧啶+碘剂作术前准备,未达手术要求的表现是A.心率在90?1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
材料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随机试题
招标过程中的其他民事侵权争议,应按照()的程序解决争议。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某教师衣着邋遢,不讲个人卫生,他认为教师课教好就行了。该教师的言行违反了哪一条教
在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事件中,( )风险是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最大、发生次数最多的
信息科技部门承担本银行的信息科技职责,其具体内容不包括( )。
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16小时,乙需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
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房产税征收地区的是()。A.城市B.建制镇C.工矿区D.农村
治疗军团菌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奇霉素B.罗红霉素C.克拉霉素D.交沙霉素E.红霉素
根据各角色和职责的要求,下列工作中,最应直接体现按需配人、按岗定人要求的是()。A、角色和职责安排B、绘制组织关系图C、编制人员配备计划D、编制项目组织
《国际评估准则105——评估路径和方法》中,市场途径包括的两种方法是( )。A.可比交易法和上市公司比较法B.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C.价值比率法和加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