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李某系富家子弟,王某系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伤害(轻伤)被害人张某。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决定取保候审,对李某采取了保...
李某系富家子弟,王某系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伤害(轻伤)被害人张某。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决定取保候审,对李某采取了保...
admin
2020-12-24
24
问题
李某系富家子弟,王某系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伤害(轻伤)被害人张某。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决定取保候审,对李某采取了保证金的保证方式,由于王某经济困难,对其采取了保证人的保证方式。公安机关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
选项
A:实体公正
B:追求效率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答案
D
解析
【考点】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详解】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是诉讼公正的一个方面,指案件实体的结局处理所体现的公正。由于本题中并不涉及诉讼公正的内容,并且本题所问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有哪些,所以A不正确。刑事诉讼中的效率是指诉讼中所投入的司法资源与案件处理数量的比例,讲求诉讼效率要求投入一定司法资源处理尽可能多的案件,而本题所述内容与效率无关,并且如上所述追求效率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之一,因此,B不正确。执法为民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也与所述内容无关,因此,C不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全体成员能够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本题中,公安机关根据王某与李某实际的经济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保证方式,正是公平正义的体现,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pU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高中生钱某于1980年9月2日出生。1998年6月1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2000元。钱某毕业后进入一家炼钢厂工作。1999年2月,李某起诉...
(四)2013年8月8日,甲市A区的高琴和乙市B区的童伟结婚,二人婚后居住在甲市C区,后生有一女童心。2016年2月,童伟外出至乙市D区...
黄虎上市公司欲向白狐公司投资。经调查发现,白狐公司的董事长为黄虎公司董事王某的妻子。关于此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A.王某不应参加董事会表决B.该董事会会议
张某为大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公司章程规定张某只在100万的范围内具有独立采购权。后公司需要采购一批原材料,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向其妻经营的公司采购了价款...
张某诉李某买卖合同纠纷案,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法院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A.法院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合并进行B.当
王某与李某合作设立某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王某以公司的名义与诚信家具厂签订了办公桌椅采购合同。诚信家具履行交货义务后。一直未收到货款。后公司设立...
关于执行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B.民事制裁决定书可以直接由审判庭移送给执行机构执行C.调解和辩论原则贯
王某与周某结婚时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固奠婚后即辞去工作在家奉养公婆,照顾小孩。王某长期在外地工作,后与李某同居,周某得知后向法院起诉...
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具有制约审判权的功能,而法院作为审判主体享有指挥诉讼、推进程序等权限,依此,法院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审判权依法行使要求的是A.王某与甲公司因
张、王、李共同设立了一有限合伙企业甲,张为有限合伙人,王和李为普通合伙人。现刘某因一笔业务多次到甲企业进行洽谈,每次都是张某和王某接待并商谈业务细节,但...
随机试题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慎用 A.镇静剂 B.祛痰剂 C.解痉平喘药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之后,监理工程师应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报送()存档备案。
下列几种票据的写法,正确的是()。
某企业生产B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5000件,目标利润总额为120000元,完全
电路如图7-6所示,A点的电位为()V。 A.-3B.1C.6
逻辑函数L=∑(0,1,2,3,4,6,8,9,10,11,12,14)的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决定依据是()。 A.建筑工程的性质 B.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_______,而且有些是从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填入上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比
经纪公司对房源的开拓必须遵循( )的原则,才能保证在进行经纪业务时,有充足的房源信息。A、及时性B、持续性C、集中性D、效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关于劳动合同的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B.违反法律、行政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