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食品加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18年7月发生以下业务: ( 1 )将成本为600万元的产品80%对外销售,取得含税价款1000万元;另外20%...
某食品加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18年7月发生以下业务: ( 1 )将成本为600万元的产品80%对外销售,取得含税价款1000万元;另外20%...
admin
2020-12-24
27
问题
某食品加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18年7月发生以下业务:
( 1 )将成本为600万元的产品80%对外销售,取得含税价款1000万元;另外20%的产品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2)购人生产原料- -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税额51万元。
(3)购进-辆小汽车作为销售部门公用车,取得机动车销售统- 发票,发票上注明税额3.4万元。
(4)在某市购人3间房屋作为当地办事处工作用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金额为450万元。
(5)支付某广告公司广告设计费,取得该广告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金额为5万元。
(6)上月购进的免税农产品(未纳入核定扣除试点范围)因保管不善发生损失,已知产品的账面成本为1.15万元(含运费0.15万元,从一般纳税人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产品上月已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已知:本月取得的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规定并在本月认证抵扣。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当月进项税额转出( ) 万元。
选项
A.0.14
B.0.15.
C.0.17
D.0.13
答案
D
解析
(1.15-0.15)/(1-10%)* 10%+0.15*10%=0.13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EM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作为并购公司的企业集团暂不向目标公司支付全额价款,而是作为对目标公司所有者的负债,承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分期、分批支付并购价款的方式是( )。A.现金支付方式
相对股票投资而言,企业进行债券投资的优点是( )。A.财务风险高B.流动性强C.投资收益高D.投资安全性好
某企业投资方案A的年销售收入为180万元,年销售成本和费用为120万元,其中折旧费为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投资方案的经营期现金净流量为( )万元。
某企业计划投资10万元建一生产线,预计投资后每年可获净利1.5万元,年折旧率为10%,则投资回收期为( )年。A.3B.5C.4D.6
某公司拟投资购买生产设备,价值100万元。购入后立即投入使用,每年可为公司增加利润总额20万元;该设备可使用7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期满残值为16万元...
甲公司正在开会讨论投产一种新产品,需购置一台大型生产设备,下列各项中,应列入该项目现金流量的是( )。A.新产品投产需要占用营运资金80万元,可在公司现有周转
A企业计划投资某项目,该项目全部投资均于建设期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投入后立即使用,经营期为8年,投产后每年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相等。若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
相对于派发现金股利,企业发放股票股利的优点有( )。A.可以提高企业股票的价格B.可以避免企业支付能力的下降C.可以避免再筹集资本所发生的筹资费用D.当
下列关于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B.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股利政策
下列关于股票分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企业资本结构B.使公司每股市价降低C.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D.股票面值变小
随机试题
某工程项目总价值1000万元,合同工期为18个月,现承包人因建设条件发生变化需
地基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和检测时,在现场条件下,对于粗料,采用()测定其密度。
下列关于设计和施工总承包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上颌神经出颅的部位是
2005年国家测绘局应用3S及现代地球物理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 A.8848.13米B.8847.6米 C.8846.1...
张老师新接手三年级二班,并成为这个班的班主任,他了解到该班是学校当中教育基础相对比较差的班级,那么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A.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B.
使用前需要做药物过敏试验的是A:罗红霉素B:阿奇霉素C:利多卡因D:泛影葡胺E:丁胺卡那
投资偏差分析中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是指()之积。A.拟完工程量和实际单价B.拟完工程量和计划单价C.已完工程量和实际单价D.已完工程量和计划单价
老王和小潘分别出资4万元、3万元购买了一辆东风牌载货汽车。两人约定:“双方按照出资比例轮流使用该车,使用期间各人所得利益归各自所有。”2013年10月2...
一求助者,平时用钱仔细,近来变得挥金如土,他违背了( )。 A统一性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稳定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