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成某(男,19岁)与张某(男,17岁)原系初中同学。成、张二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待
成某(男,19岁)与张某(男,17岁)原系初中同学。成、张二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待
shuhaiku
2019-12-17
51
问题
成某(男,19岁)与张某(男,17岁)原系初中同学。成、张二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上班。成、张二人具有赌博、盗窃等恶习。2005年5月16日夜晚,成、张二人打起了初中时本班校花林某(16岁)的主意,预谋强奸林某。于是,成某、张某当晚约林某出来,谎称是初中同学聚会,将林某骗至成某家中。成某先提出与林某发生性关系,遭林某拒绝后强行将林某按倒在地,使用暴力将林某强奸。林某被强奸后大声哭喊。成某与张某害怕被人发现,遂用毛巾将林某的嘴堵住。之后,张某又强奸了林某,林某再次被奸后,仍然啼哭不止。于是,成某与张某密谋将林某杀掉以灭口。成某即狠勒林某的颈部,将林某勒昏。尔后,张某提议将林某放到附近的铁轨上,让列车将其轧死,制造林某卧轧自杀的假象。随后,成、张二人拿走林某身上的手表及少量人民币,用布袋将昏迷中的林某移至附近的铁轨上。不久,林某被运行的列车撞击挤压,造成心脏破裂内出血死亡。成某、张某二人作案后逃离现场,不久被抓获归案。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根据刑法的规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交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成某与张某违背被害人的意志,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符合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强奸罪的共同犯罪。成某与张某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当,都是主犯。由于成某与张某二人是轮奸,应当按照强奸罪的加重构成定罪处罚。 (2)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是故意杀人罪。本案中,被告人成某与张某合谋后将被害人放置于铁轨上,导致被害人被火车撞死,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成某与被告人张某作用相当,都是主犯。 (3)根据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是抢劫罪。本案中,被告人成某与张某在实施暴力行为之后,利用被害人处于昏迷的状态,劫走被害人的财物,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成某与张某的作用相当,都是主犯。 (4)由于被告人成某与张某都是一人犯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三罪,所以应当数罪并罚。 (5)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案中,被告人张某犯罪时不满l8周岁,系未成年人,所以对于张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mF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李某在某菜市场卖菜时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计量器具,被计量检查员张某在例行检查时发现。
( )对于学生相当于教学对于( ) A.同学——传授 B.学习——教师
张某说:应该对残忍的杀人犯施以极刑,这是明智的行为。因为这可以阻止可恶的犯罪,并
某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抢劫、杀人案进行审理后,判决主犯张某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
某拍卖公司拍卖一批汽车,其中包括本公司职员赵某的一辆桑塔纳轿车。竞买者张某在竞买
李某在与邻居张某的争执中朝张某面部打了一拳,致张某右眼受伤。张某请求李某赔偿医疗
成某(男,19岁)与张某(男,17岁)原系初中同学。成、张二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待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
张某为文物收藏家,李某为一附庸风雅之富商。张某谎称已得到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
甲、乙二人因口角发生争斗,甲将乙打伤,此时甲未满18周岁,而乙则已成年。对此,下
随机试题
在套索工具中包含哪几种套索类型:A、自由套索工具B、多边形套索工具C、矩形套索工具D、磁性套索工具A,B,D
关于巷道锚喷支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锚杆长度不得小于2m,锚固力不得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犯罪未完成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
某监理单位以微利参加某具有代表意义的工程的投标竞争,体现了( )。 A、以投标
男,25岁。无诱因突发心悸1小时来诊。查体:BP130/80mmHg,心率24
股份有限公司因解散成立清算组,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职权。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docx)保存文档。 (1)将标题段(“奇瑞QQ全线优惠扩大”)文...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A.沙奎那韦B.多柔比星C.长春新碱D.利巴韦林E.阿司咪唑
9个月男婴,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少,面色苍黄2个月,精神呆滞,头发稀疏、黄色,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0.5cm,脾未及;RBC2.8*1012...
在解决李某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王某邀集了律师、心理学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一同会商,从而解决了李某面临的多种问题。在这一案例中,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特点。A: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