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干扰素(IFN)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病毒的吸附 B、干扰病毒的穿入
干扰素(IFN)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病毒的吸附 B、干扰病毒的穿入
Freeti
2020-05-20
35
问题
干扰素(IFN)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A、干扰病毒的吸附B、干扰病毒的穿入C、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D、诱导邻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E、干扰病毒的释放
选项
答案
D
解析
干扰素(IFN):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的作用机制:IFN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作用于邻近细胞的IFN特异受体系统,诱生合成20多种抗病毒蛋白,主要有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A合成酶)、磷酸二酯酶和蛋白激酶等。这些抗病毒蛋白质可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及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使病毒不能增殖。IFN除了抗病毒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Ⅱ型IFN的免疫调节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比Ⅰ型强,而抗病毒作用,则I型IFN强于Ⅱ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uDM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急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A、阐明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中毒机制 B、确定LO
苯硫磷和马拉硫磷的联合作用经等效应线图法评定,其交点位于95%可信限下限的连线之
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 A、诱导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
肟类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都与胆碱脂酶结合 A、竞争性拮抗作用 B、功能性拮抗作
决定某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 A、毒物种类 B、接触剂量
关于艾滋病,错误的说法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 B、艾滋病的潜伏
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A、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B、阈剂量 C、未能
氟化物毒作用的靶器官是 A、脑 B、肺 C、骨骼 D、肝 E、肾
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 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
有关慢性毒作用带的概念,错误的是 A、慢性毒作用带(Zch)是危害性指标 B
随机试题
下列瀑布与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大叠水瀑布--罗平 B、黄连河
下列关于物理灭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干热灭菌、湿热灭菌、过滤灭菌、射线
(69-7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囊
桥梁承载结构施工方法中,投入施工设备和施工用钢量相对较少的是( )。
G发电厂有2×1000MW机组,厂房占地面积为100×300m2,燃煤由码头卸下后,经皮带引桥由带式输送机输送到储煤场,再经带式输送机送到磨粉机磨成煤...
SS4G型电力机车隔离开关与()协调动作完成主断路器的分断动作。A.灭弧室B.中央气室C.延时阀
有26根萝卜需要运回家,白兔和灰兔推着小推车来运。两只小兔分别将26根萝卜装进推车后,灰兔从白兔的推车中拿出一半放到自己的车里,白兔又从灰兔的推车中取出一...
患者家属加入医患关系中带来的负面效应是 A加重了医务人员的责任B增加了对医务人员的监督 C有时会损害患者正当权益D出现了从属关系E加大了社会意义
丁香药材的分泌组织是A.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
相恶表示A.增效B.增毒C.减毒D.纠性E.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