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患者,男,22岁,2周前外伤致上前牙两枚缺失。曾于外院行"上唇缝合",已拆线。现上前牙不能咬物,无自发痛。检查:右上1,2缺失,牙槽窝未痊愈;左上1松...牙髓
患者,男,22岁,2周前外伤致上前牙两枚缺失。曾于外院行"上唇缝合",已拆线。现上前牙不能咬物,无自发痛。检查:右上1,2缺失,牙槽窝未痊愈;左上1松...牙髓
admin
2020-12-24
28
问题
患者,男,22岁,2周前外伤致上前牙两枚缺失。曾于外院行"上唇缝合",已拆线。现上前牙不能咬物,无自发痛。检查:右上1,2缺失,牙槽窝未痊愈;左上1松动Ⅱ度,叩诊(+++),牙冠完整;左上2松动Ⅰ度,叩诊(±),有前伸
干扰,切1/3缺损。余牙无松动,咬合正常。开口度、开口型正常。
选项
牙髓活力测显示,左上2牙髓活力正常。正确的处理是
A.根管治疗
B.截冠后作为覆盖基牙
C.牙弓夹板固定
D.拔除患牙
E.调
F.光固化树脂暂时修补牙体缺损
答案
CEF
解析
1.缺失牙的邻牙松动,不能咬物,必须拍摄根尖片了解是否有根折等情况;必须进行牙髓活力测试以确定外伤牙是否死髓,是否需要根充治疗。其余检查不是必检项目。 3.牙髓活力正常,牙体缺损范围不大的基牙不应行根管治疗,更无须截冠。左上2外伤后松动,应进行牙弓夹板固定,调
消除
干扰促进其牙周组织愈合,光固化树脂暂时修补牙体缺损以维持美观是可行的。 4.患者3枚牙齿缺失,行单端固定桥或粘结桥无法获得足够支持和固位。 5.患者右上21与左上1缺失,牙弓突度不大的情况下,3到3的固定桥设计可满足固位和支持需要。 6.前牙缺失不宜设计为悬空式桥体,不符合美观要求;减小唇面突度会使桥体或人工牙看起来更长,不宜采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Fer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对年轻患者考虑行固定桥修复,如果基牙倾斜度大,首选处理方法为()A.改变义齿设计方案B.根管治疗以后磨牙C.拔除倾斜牙后利用其邻牙为基牙,一并修
一患者,右下5,活髓,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水门汀粘固后第二天出现自发痛夜间加剧,最可能的原因为()A.创伤B.牙髓炎C.牙周炎D.牙髓充血E.根尖周
烤瓷冠戴用3天后咀嚼时修复牙出现咬合痛,检查有明显的叩痛,其原因是()A.咬合时有早接触点B.牙髓炎C.龈炎D.接触点略紧E.接触点过松
圈形卡环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B.孤立牙C.Ⅰ类导线的牙冠D.远中孤立且有颊侧或舌向倾斜的磨牙E.Ⅲ类导线的牙冠
检查架时,若发现切针升高,末与切导盘接触,若不纠正,易造成的后果是()A.义齿稳定性差B.义齿翘动C.垂直距离改变D.义齿不易就位E.义齿固
全口义齿因疼痛需对基托组织面进行缓冲、确定缓冲点方法是()A.根据患者口述并结合医师的经验确定B.主要凭医师的经验来确定C.用咬合纸放于基托与粘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治疗时,关于比色不正确的说法是()A.牙体预备完后立即比色B.比色应在短时间内完成C.比色前请患者去除影响比色的饰物D.在自然光线条
某病人1缺失,要求做固定义齿修复,并对修复效果要求高,在行金属烤瓷桥修复时,为了满足病人的要求,更进一步达到修复后美观效果,选用的合金最佳为()A.
塑料暂时冠没有下列哪项作用()A.避免牙髓刺激B.保持牙位及修复间隙C.暂时性美观D.便于清洁E.安抚牙髓
多数后牙缺失,可能影响咀嚼功能的排牙措施是()A.形成尖对尖的咬合关系B.若缺隙的近远中向距离与对颌天然牙有差异,可减少牙数C.若缺隙的近远中向
随机试题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死后剖检特征之一是各内脏器官出血,其出血部位最严重的是 A.心
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风险投资基金又被称为()。
下列选项中,应当以单位犯罪处罚的有:()
风险偏好指标选取需要体现( )。A.全面性和重要性B.全面性和稳定性C.重要性和合规性D.合规性和稳定性
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根管冲洗液,最常使用的浓度是A.0.5%B.5.25%C.25%D.10%~30%E.30%
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下哪些属于证监会的监管措施( )。 Ⅰ.监管谈话Ⅱ.出具警示函Ⅲ.重点关注Ⅳ.责令公开说明A.Ⅰ.Ⅱ.ⅣB.Ⅱ.Ⅲ.ⅣC.Ⅰ.Ⅱ.Ⅲ.ⅣD.Ⅰ.Ⅱ.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
水中含有铁、锰、氟、臭味等物质,必须进行( )A.混凝沉淀B.自然沉淀C.消毒D.过滤E.特殊处理针对不同水质的水源水,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水质净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