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
admin
2020-12-24
52
问题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选项
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势在必行
B.科技发展是公民科学素养的“软实力”
C.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D.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公众素养的同步提高
答案
A
解析
文段主要说明公众素养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因此要想实现科技发展必须提高公众素养,即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B项的“软实力”和C项的“亟待”在文段中体现不出来。D项的“依赖于”将公众素养视为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对文段的理解有误。故本题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Fwp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防卫过当的表述,正确的有( )。A.防卫过当,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的行为B.防卫过当在客观上具有社会危害性,主观上对造成的过分损害存在罪过,
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
是指犯罪行为危害某一社会形态中某种社会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利益形式的属性。( )A.人身危险性B.主观恶性C.犯罪的经济性D.社会危害性
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
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有( )。A.行为侵犯的客体B.行为手段和方式C.行为人的个人情况D.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哪一个特征的体现?( )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罪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31条规定:“单位犯...
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 )。A.违反法律B.违反刑法的规定C.违反一切行为规范D.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 )是区分危害国家安全罪与非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准。A.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是否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C.是否危害国家安全D.
随机试题
劳务派遣单位的职责包括()。 A.支付工资 B.被派遣劳动者的招聘甄选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物中时,其总容量不应大于(),单台容量不应
±500kV直流线路与公路交叉时,导线到1?3级公路路面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余老师讲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时板书内容如下。这种板书体现了()。
生物反馈疗法重点强调的是()。(2009-05)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言语专业化B.蹲下去与孩子对话
D
患儿,男,8个月。发热2天,体温38.8℃,咳嗽频繁,呼吸60次/分,双肺无明显的啰音,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雾化吸入B.吸痰C.心电监测D.氧气吸入E.
普规规定:非高站台安全标线与站台边缘距离: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时,为1000mm。A.160km/hB.140km/hC.120km
求助者一般资料:男性,33岁,大学毕业,国家公务员。 求助者主诉:婚姻不美满,妻子有外遇,自己想与妻子离婚但又怕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对妻子既不满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