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5m,全长4.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

shuhaiku2020-05-20  25

问题 <P>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5m,全长4.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检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现场制作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沿着交通干道走向,距交通干道侧右边最近处仅2m左右。离隧道轴线8m左右,有即将人地的高压线,该高压线离地高度最低为15m。单节混凝土管长2m,自重10t,采用20t龙门吊下管。隧道穿越一个废弃多年的污水井。上级公司对工地的安全监督检查中,有以下记录:(1)项目部对本工程作了安全风险源分析,认为主要风险为正、负高空作业,地面交通安全和隧道内施工用电,并依此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2)项目部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分别为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沉井下沉施工方案。(3)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验收制度。</P><P>问题:</P><P>1.该工程还有哪些安全风险源未被辨识?对此应制定哪些控制措施?</P><P>2.项目部还应补充哪些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P><P>3.针对本工程,安全验收应包含哪些项目?</P>

选项 <P>1.未被识别的安全风险源有: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以及高压电线电力场。为此必须制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探测、防护和应急措施;必须制定防止高压电线电力场伤害人身及机械设备的措施。</P><P>2.应补充沉井制作的模板方案和脚手架方案,补充龙门吊的安装方案。理由:本案中管道内径为3.5m,管顶覆土大于5m,故沉井深度将达到10m左右,现场预制即使采用分三次预制的方法,每次预制高度仍达3m以上,必须搭设脚手架和模板支撑系统。因此,应制定沉井制作的模板方案和脚手架方案,并且注意模板支撑和脚手架之间不得有任何联系。本案例中,隧道用混凝土管自重大,采用龙门吊下管方案,按规定必须编制龙门吊安装方案,并由专业安装单位施工,安全监督站验收。</P><P>3.本工程安全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沉井模板支撑系统验收、脚手架验收、临时施工用电设施验收、龙门吊安装完毕验收、个人防护用品验收、沉井周边及内部防高空坠落系列措施验收。</P>

答案

解析<P>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危险源识别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找出与每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并考虑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什么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或导致什么设备设施损坏等。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按照该标准,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类:(1)人的因素;(2)物的因素;(3)环境因素;(4)管理因素。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风险量来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方案。</P><P>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包括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P><P>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依据资源配置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对现场人员、实物、资金、管理及其组合的相符性的安全验收制度。安全验收应分阶段按以下要求实施:(1)施工作业前,对安全施工作业条件进行验收;(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其重大危险源工程以及设施、设备施工工程中,对可能给下道工序造成影响的节点进行过程验收;(3)物资、设施、设备和检测器具在投入使用前进行使用验收;(4)建立必要的安全验收标识,未经安全验收或安全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或投入使用。</P>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G4JM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