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地方政府拟实行一个免疫接种计划项目,减少国民的发病率,设计了A、B、C 三个备选方案,效果为减少发病人数,费用为方案实施的全部费用,三个方案实施期和效...
某地方政府拟实行一个免疫接种计划项目,减少国民的发病率,设计了A、B、C 三个备选方案,效果为减少发病人数,费用为方案实施的全部费用,三个方案实施期和效...
admin
2020-12-24
42
问题
某地方政府拟实行一个免疫接种计划项目,减少国民的发病率,设计了A、B、C 三个备选方案,效果为减少发病人数,费用为方案实施的全部费用,三个方案实施期和效果预测期相同。拟通过费用效果比的计算,在政府财力许可情况下,决定采用何种方案。根据以往的经验,设定基准指标[C/E]0 为400,即每减少一人发病需要花费400 元(现值)。
【问题】
1.预测的免疫接种项目三个方案的费用现值和效果现值如下表,求费用效果比。
2.应放弃何种方案并在符合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使用增量分析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1.费用效果比见下表:
2.(1)C 方案费用效果比明显高于基准值,不符合备选方案的条件,应予放弃。 (2)计算A 和B 两个互斥方案的增量费用效果比:
由计算结果看,A 和B 两个方案费用效果比都低于设定的基准值400,而增量费用效果比也低于基准值400,说明费用高的B 方案优于A 方案,在政府财力许可情况下可选择B 方案;如果有资金限制,也可以选择A 方案。 做题思路: 如项目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进行增量分析,应按下列步骤选优 (1)将方案费用由小到大排队; (2)从费用最小的两个方案开始比较,通过增量分析选择优胜方案; (3)将优胜方案与紧邻的下一个方案进行增量分析,并选出新的优胜方案; (4)重复第三步,直至最后一个方案,最终被选定的优势方案为最优方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GOk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矿山开采风险高、生产复杂,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条件。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矿山安全保障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山设计保留的矿柱、岩柱,经风险
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建设单位在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方面承担的责任包括()。A.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B.依法申
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所需费用。A.施工预算图B.施工组织设计C.工程概算
下列关于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的表述中,不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是()。A.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比例承担B.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2015年4月5日受理某公司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最迟应于()出具书面审核意见。A.2015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由()规定。A.法律、行政法规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性法规E.地方政府规章
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储存的民用爆炸物品数量不得超过()。A.储存设计容量B.仓库最小储存量C.储存容量上限D.仓库最大储存量
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下列情形中,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设计不需经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的是()A.建设项目的规模、生产工
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下列不属于建设单位申请消防设计审核需要提供的材料的是()。A.消防设计文件B.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C.工程竣工验
某炼钢厂针对企业一危险较大的岗位制订了现场处置方案。依据《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该处置方案。该厂应至少有( )个月组织1次演练。A.12B.
随机试题
工程项目计划实施与控制的工作有()。 A.建立计划实施的监测记录体系 B.对
男,42岁,劳累时心悸、气短2年,腹胀、尿少3天。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10
样本含量分别为n和n的两样本率分别为P和P,其合计率P的计算为
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
游客参加低空旅游活动时,导游应告知其不要戴帽子和系围巾
()是指在基金从业人员就业上岗之后,对其所进行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A、岗前教育B、岗位教育C、离岗教育D、基金业协会的自律
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的分离原理为A.氢键吸附原理B.分子筛原理C.分子筛和吸附原理D.反相分配色谱原理E.离子交换原理
企业物业资产的经营效率取决于()A:企业的控制力B:企业的发展战略C:企业的规章制度D:企业的管理思路
内部审计方面,商业银行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A.二B.三C.四D.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