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只生产甲产品一种产品,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2016年12月初在产品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产品于当月末...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只生产甲产品一种产品,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2016年12月初在产品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产品于当月末...
admin
2020-12-24
11
问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只生产甲产品一种产品,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2016年12月初在产品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产品于当月末全部完工,当月未投产新产品,该企业单独核算制造费用。
2016年12月该企业发生与甲产品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100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60000元,车间管理耗用15000元,翻建仓库耗用25000元(尚未完工)。
(2)根据上月“职工薪酬结算分配汇总表”,以银行存款发放职工薪酬400000元,代扣垫付的职工房租20000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5000元。分配本月职工薪酬46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职工的薪酬为3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为40000元;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为100000元。
(3)因职工操作失误,生产甲产品发生5件不可修复废品,废品实际生产成本为67550元,残料估价10000元,已经验收入库,由责任者赔偿30000元。
(4)计提生产设备折旧12000元,行政管理办公楼折旧15000元,销售部门运输车辆折旧6000元,车间管理用设备折旧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职工薪酬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选项
A、发放上月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455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
其他应收款 20000
应交税费 35000
B、分配生产甲产品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 3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20000
C、分配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借:管理费用 4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000
D、分配行政管理人员薪酬
借:管理费用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
答案
ABD
解析
车间管理人员薪酬计入制造费用,而不是管理费用,所以选项C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HmQ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委托加工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不征收增值税。( )
增值税实际税负,是指纳税人当期提供应税服务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占纳税人当期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的比例。( )
增值税纳税人中的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
增值税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
现行增值税法律制度规定,销售额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不征增值税;超过起征点的,应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销售额依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
煤气公司销售煤气,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
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在进口环节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在国内销售环节可以抵扣进口环节的所纳的增值税。( )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财务咨询服务,应当按照现代服务中商务辅助服务缴纳增值税。( )
工程项目在境外的建筑服务适用零税率的税收优惠。( )
对进境复出口货物或从事国际运输的运输工具进行的加工修理修配,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 )
随机试题
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的损毁、灭失或者贬值的风险,其所致的损失通常包括财产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正在进行一项问卷调查,问卷类型为访问问卷。为了控制这次调查的质
如下哪些入境物品需申请办理卫生检疫审批手续,并获得《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单
关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风险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证券公司应当对股票质押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应以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
再写实的绘画也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如实地还原景象。诚然,拍摄者对拍摄对象会有所取舍
赵小姐刚刚参加工作,有一个梦想是全家三口到加拿大旅游。目前旅行社报价加拿大10日
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通过A.津液的代谢活动B.气机的升降功能C.宗气的功能D.经脉的相互络属E.卫气的开合调节
对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A.心电图出现深而宽的病理性Q波B.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C.用力时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D.超声心动图发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应具备( )。A.针对性B.充分性C.适宜性D.有效性E.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