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
admin
2020-12-24
59
问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选项
A、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B、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允许存在软弱下卧层
C、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
D、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体型规则、简单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后可不进行沉降观测
答案
A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②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③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可知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10.3.8条规定,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②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③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④加层、扩建建筑物;⑤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⑥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I0a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握持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1岁以后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D.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属生理现
关于4个月婴儿,下列说法哪项不妥A.啼哭应考虑系看见陌生人所致B.会笑出声C.尚未出牙D.骨缝已闭合E.能抬头与挺胸
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握持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1岁以后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D.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属生理现
男孩,12个月,体重10kg。因腹泻、呕吐3d而入院,入院诊断为腹泻病及脱水。经抽血送血清钠检查。在补液的过程中出现腹胀,两膝反射不能叩出,肠鸣音减退,根据临床
下列关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说法正确的是A.发病率为1%~2%B.该病不容易并发慢性肺疾病C.是指新生儿生后由于持续性的体血管阻力增高而使其不能转变为正
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下列说法哪项是错的()A.以6~24个月的婴幼儿多见,潜伏期1-3天B.临床上常先出现腹泻蛋花汤样便,后出现呕吐C.常伴有发热、流涕等
关于4个月婴儿,下列说法哪项不妥A.啼哭应考虑系看见陌生人所致B.会笑出声C.尚未出牙D.骨缝已闭合E.能抬头与挺胸
女,9岁,"感冒"后水肿1个月,开始颜面部,渐及全身,经泼尼松足量并间断应用呋塞米治疗,病情一度好转,2周前出现腰痛伴血尿,水肿加重,出现腹水,近3天...根据
男,独坐稳,头围43cm,前囟0.5cm×1.0cm,乳牙2枚。根据以上资料,判断该男婴的可能年龄为()A.5个月B.8个月C.15个月D.3个
患者女性,5岁。腹痛、发热48小时,血压80/60mmHg,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是A、感染性休克B、神
随机试题
下列哪种矿物质与细胞分裂生长以及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 ) A、钙 B、铁
32.在生命周期理论中,()时期的家庭成员不再增加,整个家庭成员年龄都在增长,
科鼎有限公司设立时,股东们围绕公司章程的制订进行讨论,并按公司的实际需求拟定条款
使少年儿童“一面翻书,一面狂笑”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杰作是()。
某市为改善越江交通状况,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1:在原桥基础上加固、扩建。该
某服装仓库,若耐火等级为三级,那么最多允许层数为()层。
家庭中可使用哪些方法来预防或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与单一法人客户相比,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具有的特征不包括()。
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是A.回忆偏倚B.混杂偏倚C.选择偏倚D.失访偏倚E.以上均不正确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应当立即向A.所在科室报告B.所在医院医务部门报告C.所在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报告D.所在医疗机构的主管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