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关于地基处理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换土垫层时的施工前都要试验确定夯压遍数 B.强夯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C.土桩和灰土桩都只能使用在地下水位
关于地基处理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换土垫层时的施工前都要试验确定夯压遍数 B.强夯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C.土桩和灰土桩都只能使用在地下水位
admin
2020-12-24
46
问题
关于地基处理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换土垫层时的施工前都要试验确定夯压遍数
B.强夯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C.土桩和灰土桩都只能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
D.深层搅拌法的原理是采用固化剂与软土拌合硬化成复合地基
E.砂石桩对淤泥质黏土的短期效果相当明显,后期更高
答案
ACD
解析
A.换土垫层时的施工前基槽应平整、干净,不得有积水,并经试夯确定夯压遍数;土桩和灰土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不超过25%、厚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强夯法的适用范围: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及“围海造地”地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体或粉体)强制拌合,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凝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好和较高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砂石桩为砂桩、砾卵石(砾石)桩、碎石桩的统称,是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经济、简单有效的方法。施工过程与土桩相似。该法适用于软弱地基一般建筑物地基的加固,其中对松散砂土效果最明显;对素填土、杂填土、粉土次之;淤泥质粉质黏土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后续效果会提高;对灵敏度高的软黏性土,效果较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I2A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炼油化工设备装置安装工程及其配套的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承包,项目业主要求招标代理机构提供三种不同的招标承包方式,并说明每种方式的特点,以供业主决策。 ...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修缮工程施工项目招标公告规定:投标人需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承包一级和隧道工程施工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组成联合体投标的,联合体牵头人5年间必须具有...
某单位有两个工程建设项目分别进行招标。两个项目的特点如下图: 问题: 1.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为每个项目分别选择一种适宜的评标方法(有关评...
某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有效期60天,预计中标价格约为2亿元人民币。 【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提出该项目招标文件投标保证金的有关具体要求:①投标保...
某低压电器开关柜组装生产项目施工招标。该工程项目包括4个单位工程(见表3-2)。按照建筑业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企业资质类别和施工组织管理的关联性要求,划...
某政府投资工程于2009年6月组织施工招标资格预审。资格预审文件采用《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2007年版)编制,审查办法为合格制,其中部分审查因素和...
某工程项目,在施工公开招标中,有A、B、C、D、E等施工单位报名投标,经监理单位资格预审均符合要求。经评审,建设单位最终确定B单位中标,并在中标通知书发出...
某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的商品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36万m2。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施工总承包招标,共向A、B、C、D4家企业发出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
某工程在招标与施工阶段,招标代理机构提出,评标委员会由7人组成,包括建设单位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当地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以及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4...
某投资公司建造一幢办公楼,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和投标保证金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30日。该投资公司于2014年3月...
随机试题
2010年7月,由于国内大型矿业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污水渗漏事故,导致汀江水质受到
股骨摄影检查,不采用 A.股骨侧位 B.股骨轴位 C.股骨前后位 D.股
与流动性比率一样,财务杠杆比率同样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风险指标。不同的是,财务杠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范围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不是行政处罚行为的是()。
事故检修可不用工作票,但必须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设专人监护。
男,29岁,右肱骨干横行骨折,行切开复位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较好,内固定未见松动,骨折线清晰可见,无明显骨痂形成,影响骨...
因视觉环境的特点,使作业人员的瞳孔短时间缩小,从而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导致视觉模糊,视物不清楚。这种现象称为()。A.视错觉B.眩光效应C.明适应
喜则A.气下B.气缓C.气结D.气消E.气上
共用题干 王先生今年45岁,是某大型国有企业的销售部经理。王先生对养老保险问题知之甚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先生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退休以后的生活。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