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甲进入丙家将丙杀害,出来后骗乙说未窃得财物。乙信以为真,悻然离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
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甲进入丙家将丙杀害,出来后骗乙说未窃得财物。乙信以为真,悻然离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
admin
2020-12-24
24
问题
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甲进入丙家将丙杀害,出来后骗乙说未窃得财物。乙信以为真,悻然离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选项
A.甲欺骗乙望风,构成间接正犯。间接正犯不影响对共同犯罪的认定,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乙企图帮助甲实施盗窃行为,却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故对乙应以盗窃罪的帮助犯未遂论处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两人虽然罪名不同,但仍然构成共同犯罪
D.乙客观上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但因其仅有盗窃故意,故应在盗窃罪法定刑的范围内对其量刑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杀人罪、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通过强制或欺骗来控制实施人从而实现对事件的控制。本案中,甲欺骗乙,隐瞒了自己的杀人故意,但并未支配产生错误认识的乙,并不成立间接正犯。故A项错误。由于甲并无盗窃故意,仅具有杀人故意,所以乙对甲无论盗窃或是故意杀人均不可能成立帮助犯。但是此案中,不管盗窃或是故意杀人均包含一个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在此行为上,甲、乙存在共同故意,且乙的望风行为提供了帮助力,所以二人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共犯。故C项正确,B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IE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甲将其房屋出卖给乙,交付了房屋,但没有办理过户登记。此后房价上涨,甲欲毁约。乙不同意,要求甲继续履行合同。下说法错误的是:()A.乙为有权占有B.乙尚未取得
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
某市公安局以朱某涉嫌盗窃罪于2013年7月25日将其刑事拘留,经市检察院批准逮捕。2015年9月11日,市中级法院判决朱某无罪,朱某被释放。2016年3月...
甲因盗窃罪被某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处3年有期徒刑,甲不服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甲一直不服,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甲的好朋友法律爱好者乙经过甲的许可,可以代
甲杀丙后潜逃。为干扰侦查,甲打电话让乙将一把未留有指纹的斧头粘上丙的鲜血放到现场。乙照办后报案称,自己看到“凶手”杀害了丙,并描述了与甲相貌特征完全不同的...
《刑法》第64条前段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关于该规定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以赌博为业,但手气欠佳输掉200
甲因盗窃罪被立案侦查,并被某县人民法院一审,甲委托了律师乙,案内有一证人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A.人民法院通知乙到庭辩护,但乙未到庭,甲不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甲将乙(6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的父亲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的父亲已经报案,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到了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
关于剥夺政治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对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必须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B.对严重贪污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C.附加于管
王某因盗窃罪被某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王某交纳保证金后暂时回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若某县公安机关向某县检察院报请批捕,某县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王某有盗窃事实,并
随机试题
有关小儿脑的发育情况,正确的是 A.胚胎时,神经系统是最后一个形成的系统 B
判断病理性抑郁与非病理性抑郁的标准包括()。 A.症状标准 B.严重程度标
下列对血红蛋白结合置换作用最敏感的情形是 A、低分布容积,高蛋白结合率 B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某航空公司引入一种新设备,用于了解旅客的乘机体验。这是一种通过测量脑电波来了解人们满意度的毯子。这种高科技装备使用神经传感器来评估快乐程度。与旅客神经的紧...
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矩形分隔时常采用的编号方法,是以图幅中的下列哪个数值来编号的? A.西北角坐标公里数B.西南角坐标公里数 C.西北角坐标值米数D....
数学命题的引入方式。
下列关于液体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l~100nm之间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
薄层色谱法的固定相有A.硅胶HB.滤纸C.氧化铝D.硅胶GE.聚酰胺
2×18年3月1日,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B公司,形成应收账款1600万元,合同约定2×18年9月30日之前付清款项。B公司由于经营困难,到期无力支付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