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
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
admin
2020-12-24
27
问题
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选项
A.该诗人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
B.“天堂向左”在《现代诗集》中被正式发表
C.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D.丁网站未经该诗人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著作权的内容及法定许可,难度中等。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拥有署名方式决定权即署其本名、笔名、别名或假名的选择决定权。该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是实现其署名权的合法方式。故A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发表权,即著作权人享有的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条件。发表权只能依法行使一次,作品一旦发表,发表权即消灭,以后再次使用与发表权无关。本题中,该诗人在甲网站发表“天堂向左”的诗作即行使了其发表权,该诗在甲网站正式发表,故B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23条第1款规定:“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据此,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故C项正确。 信息网络传播权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条,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由此,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且未经诗人同意,构成侵权。丁文学网站构成侵权是因为转载该诗未经诗人同意,而不是因为未经甲网站同意,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诗人将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甲网站,也没有授予甲网站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专有使用权,故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Inu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药品零售企业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 A.凭盖有医生所在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不超
根据《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发布医疗器械广告的
根据《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发布药品广告的审查
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 A.胃排空速率B.肠肝循环 C.首过效应D.
零售药店,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师处方,可限量供应的品种有 A.艾司唑仑片
抽样单位为群体,再从群体中随机抽样的方法称为( ) A.单纯随机抽样 B.
职业病( ) A.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
对一个单位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时,合理的统计方法是( ) A.按小时进
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谁来承担( ) A.用人单位 B.政府 C.申请鉴定
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 ) A.声频带 B.声频
随机试题
血虚生风常见的症状是: A.目赤目痒 B.睑弦赤烂 C.瘙痒不已 D.痒
关于业务尽职调查,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009年2月)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某综合楼的变配电室找配置灭火。该配电室应配置的灭火器是()。A.水基型灭火器B.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装有金属喇叭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保管时最易受潮变质的常用药品是A.硝苯地平片B.多酶片C.维拉帕米片D.甲氧氯普胺片E.艾司唑仑片
急、慢性或习惯性便秘可选A.聚乙二醇粉B.硫酸镁C.比沙可啶D.乳果糖E.甘油栓
表面不规则的管道、阀门的保温结构常采用()。A.充填绝热层B.帮扎绝热层C.粘贴绝热层D.喷塑绝热层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制定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主要依据有()。A.图纸会审记录B.项目合同C.组织管理制度D.组
()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A.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B.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C.绩效差距分析模型D.阶段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