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 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 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
admin
2020-12-24
32
问题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 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 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 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 应当如何定性?()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选项
答案
A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正当防卫问题。本案中“乙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 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乙对张某实施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甲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 法侵害人本人实施打击,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和防卫目的的要求。虽然将乙打昏在地,但从侵害行为和防 卫行为的强度对比来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而张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时,却侵害 乙的生命权,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张某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 硒数下致乙死亡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本题答案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35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影响艺术,艺术反过来必然也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
①我从梦中惊醒过来,睁开眼睛一望,原来自己并不是在太空船里,而是躺在床上②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上太空船,由一支火箭射入了太空③自太空船的右方看,是...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文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
足球:运动 A.大学生:学生 B.西瓜:水果 C.狐狸:动物 D.麻将:娱乐
宗教:基督教:新教 A.国家:民族:区域B.政府:机构:机关C.心灵:心情:亲情D.水果:苹果:红富士
相片:扫描仪:电子数据 A.水果:榨汁机:果汁 B.女人:化妆:美丽 C.星星:望远镜:距离 D.理念:行动:纲领
某专业课规定若交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占20%;若不交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0%。五人参加该专业课考试,其中一人因为平时未...
某水果店出售苹果和梨两种水果,已知每箱水果有5层,其中苹果每16个为一层,梨每14个为一层。现有两种水果共1130个,正好装满15箱。请问苹果装了多少箱?...
妈妈买了5斤香蕉,姑姑买了4斤葡萄,二人一共花了88元。如果两人对换一斤水果,那么两人花的钱就相等。问葡萄每斤多少元?()A.4B.6C.8D.12
有两包糖果,每包中都有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 (1)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糖的2/3; (2)第一包糖中奶糖占25%,第二包中水果糖占50%; (...
随机试题
公开市场操作是通过()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 A.交通银行 B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从( )港口回国的。 A、福州 B、泉州 C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条件是()。
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当事人没有自由约定的可能,体
某测绘资质单位要利用涉密的基础测绘成果,已经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根据《测绘
租赁营销的关键要素是()。
在这部分试题中,你将听到几段简要的对话或讲话。每段话之后,你将听到几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出唯一恰当的答案。 语音包含1-4题:第1题:A.喜欢B.
衡量肺的可扩张性大小的指标是A.弹性阻力B.气道阻力C.肺扩散容量D.肺顺应性
巨大卵巢囊肿与腹水鉴别最具有意义的体征是A.脐上移B.腹部明显膨隆C.腹部叩虽浊音D.腹部两侧叩诊呈鼓音E.尺压试验时,直尺随腹主动脉搏动
变形心理冲突的特点包括()。 (A)涉及不重要的生活事件(B)它与现实处境直接联系 (C)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D)是神经症性问题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