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疟疾之名,则首见于A.《内经》 B.《金匮要略》 C.《伤寒论》 D.《诸病源候论》
疟疾之名,则首见于A.《内经》 B.《金匮要略》 C.《伤寒论》 D.《诸病源候论》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疟疾之名,则首见于
选项
A.《内经》
B.《金匮要略》
C.《伤寒论》
D.《诸病源候论》
答案
A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tR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伤寒论》四逆散原方加减法的是A.咳者,加杏仁B.悸者,加桂枝C.小便不利者,加茯苓D.泄利下重者,加薤白
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病名的医籍是A.《诸病源候论》B.《仁斋直指方》C.《类证治裁》D.《医学源流论》
最早系统论述“八法”的医籍是A.黄帝内经B.医学心悟C.伤寒杂病论D.伤寒明理论
论述了虚劳“五损”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的中医著作是A.《内经》B.《金匮要略》C.《难经》D.《医宗必读》
“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该论出自于A.《内经》B.《金匮要略》C.《难经》D.《医宗必读》
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具体内容作了说明的中医著作是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医宗必读》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此论出自于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医宗必读》
根据病因,最早将痹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的医著是A.《金匮要略》B.《内经》C.《伤寒论》D.《外台秘要》
中医文献中最早设专题讨论“消渴”的是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外台秘要》
中医文献中首先记载“消渴”患者尿甜的是A.《金匮要略》B.《河间六书》C.《备急千金要方》D.《外台秘要》
随机试题
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适宜的薪酬管理方法是()。 A、与竞争对手对比,保持较
血浆清蛋白的功能应除外( )。 A.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B.营养
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A.肽聚糖 B.荚膜 C.鞭毛 D.菌毛
伤寒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 A.低热 B.脉搏加快 C.玫瑰疹 D.白细胞
男性,16岁,半年来逐渐出现失眠,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在意老师
某汽车货运公司2009年底有营运货车65辆(5吨车40辆,8吨车25辆),其中一
工程勘察资质包括()。
估价程序的作用有()。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浊壅肺证的代表方是A.越婢加半夏汤B.涤痰汤C.真武汤D.苏子降气汤E.补肺汤
革脉的脉象是A.浮而细软B.浮大中空C.浮大有力D.浮而搏指,如按鼓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