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衣冠禽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但在明代中期以前,它却是一个褒义词。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当时的官员穿的袍子上是“衣冠禽兽”,只有“当官的”...
“衣冠禽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但在明代中期以前,它却是一个褒义词。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当时的官员穿的袍子上是“衣冠禽兽”,只有“当官的”...
admin
2020-12-24
39
问题
“衣冠禽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但在明代中期以前,它却是一个褒义词。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当时的官员穿的袍子上是“衣冠禽兽”,只有“当官的”才能穿上绣着飞禽或绘着走兽的官服。下列动物不在“衣冠禽兽”之列的是( )。
选项
A.鹌鹑
B.天鹅
C.云雁
D.虎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帝王官员的服饰制度达到了最完备、最繁缛的地步。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系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品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图案分别是: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除此之外,还有补子图案为蟒、斗牛等题材的,应归属于明代的“赐服”类。 A项,是文禽。不当选。 B项,不属于任何一种。此题选非项,当选。 C项,是文禽。不当选。 D项,是武兽。不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rA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拟制血亲关系是指当事人之间本无血缘关系,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其为亲戚关系。在我国,拟制血亲关系仅指《婚姻法》《收养法》明确规定的情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拟...
内生增长是指完全通过现有资产和业务,而非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它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
某花店的进货价只有低于正常价格时,才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花而获利;除非该花店的销售量很大,否则,不能从花农那里购得低于正常价格的花;要想有大的销售量,该花...
禁止步行者闯红灯的规定没有任何效果,总是违反该规定的步行者显然没有受到它的约束,而那些遵守规定的人显然又不需要它,因为即使不禁止步行者闯红灯,这些人也不会...
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是循环经济的一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减量化的是:()A.某机动车制造企业按照国家规定
很多人以为只有抽烟的老人才会得肺癌,但某国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近年来该国肺癌导致的女性死亡人数比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三种癌症加起来还多,而绝大多数的...
传票:证人A.贿赂:法官B.选举:官员C.招募:士兵D.雇用:劳工
A.平面镜中只有AB下半部的像 B.平面镜中只有AB上半部的像 C.平面镜中仍能成AB完整的虚像,在平面镜前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 D.平面镜中仍能成AA.平
“俏色”指的是一种利用玉的天然色泽进行雕刻的工艺。这种工艺原来被认为最早始于明代中期。然而,在商代晚期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龟,工匠用玉的深色部分做了...
行政管理的编制管理是指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为有效控制()所进行的管理。A.机构设置B.人员配备C.经费预算D.人员定额和结构比例
随机试题
以下关于现行增值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
大黄抑制肾髓质Na+-K+-ATP酶,可 A、利尿作用 B、抗肿瘤 C
某科技企业新选举出7名工会委员,有1位是沈阳人,2位是北方人,1位是广州人,2位
李某原系甲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因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则其在禁
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 A语言能力B想象能力C辨别能力D特殊
患者,男,61岁,近5个月来时有腹胀,大便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加,每日2?3次,无排便不尽及里急后重感,发病以来,患者体重减轻6kg,睡眠欠佳。针对该患者的...
二进制数10110101111对应的八进制和十进制表示分别为()。A.2657;1455B.2567;1554C.2657;1545D.2567;
下列配伍中属于“十九畏”的药物是A.大戟与甘草B.贝母与乌头C.乌头与瓜蒌D.官桂与赤石脂E.芍药与藜芦
按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期货公司有诈骗客户行为的,对其责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
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季节,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我国广大劳动者对于扑救初期火灾的认识不足,致使火灾损失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