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男性,45岁,反复黑便三周,呕血一天。三周前,自觉上腹部不适,偶有嗳气,反酸,口服甲氰咪胍有好转,但发现大便色黑,次数大致同前,1-2次/天,成形,未予注...
男性,45岁,反复黑便三周,呕血一天。三周前,自觉上腹部不适,偶有嗳气,反酸,口服甲氰咪胍有好转,但发现大便色黑,次数大致同前,1-2次/天,成形,未予注...
admin
2020-12-24
39
问题
男性,45岁,反复黑便三周,呕血一天。三周前,自觉上腹部不适,偶有嗳气,反酸,口服甲氰咪胍有好转,但发现大便色黑,次数大致同前,1-2次/天,成形,未予注意,一天前,进食辣椒及烤馒头后,觉上腹不适,伴恶心,并有便意如厕,排出柏油便约600ml,并呕鲜血约500ml,当即晕倒,家人急送我院,查Hb 48g/L,收入院。发病以来乏力明显,睡眠、体重大致正常,无发热。70年代在农村插队,79年发现HbsAg(+),有"胃溃疡"史10年,常用制酸剂。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结核史,药物过敏史。查体:T37℃,P 120次/分,BP 90/70mmHg,重病容,皮肤苍白,无出血点,面颊可见蜘蛛痣2个,浅表淋巴结不大,结膜苍白,巩膜可疑黄染,心界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肺无异常,腹饱满,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肌紧张,肝脏未及,脾肋下10cm,并过正中线2cm,质硬,肝浊音界第Ⅶ肋间,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3-5次/分。
为明确诊断,该患者还需要完善的检查有
选项
A. 血象
B. 肝功能
C. 腹部B超
D. 凝血酶时间
E. 腹水性质
F. X线钡餐
G. 静脉造影
H. ERCP
答案
ABCDEFG
解析
本例患者脾肋下10cm超正中线,提示脾亢,所以要查血象了解血细胞是否降低;患者有蜘蛛痣,既往表抗原阳性,提示肝脏功能可能受损故查肝功;患者移动性浊音阳性,所以B超和腹水性质需要做;患者有出血表现所以凝血酶时间需要做;X线钡餐可以了解胃管底静脉曲张,可表现为虫蚀状改变或串珠状负影;静脉造影可使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显影,还可为手术提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yN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口服给药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病人。
在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肌注比皮下吸收快B.口服最常用C.血管内注无吸收D.药物的作用性质与给药途径无关E.以上均不对
病情危急,应采用的给药方法是()。A.局部B.肌肉注射C.口服D.静脉注射E.外敷
药物吸收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肌肉注射B.椎管给药C.口服给药D.皮下注射E.气雾吸入
对多数药物和病人来说,最安全.最经济.最方便的给药途径是()。A.肌肉注射B.静脉注射C.皮下注射D.口服E.以上均不是
以下()不是不良反应A.眼科检查用阿托品后瞳孔扩大B.口服阿司匹林引起出血C.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炎D.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E.肌肉
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饭后口服给药B.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吸收减少C.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D.微循环减少E
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列的记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男性显著多于女性B.年龄越大发病者越多C.甲状腺多呈结节性肿大D.一般不伴有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多见于A.前列腺B.精囊腺C.输精管D.附睾E.睾丸
膀胱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A.无痛性血尿B.膀胱刺激综合征C.尿路梗阻D.蛋白尿和管型尿E.腹部肿块
随机试题
关于躯体化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症状无法用躯体疾病来解释 B、
借助于影视改编的力量,谍战小说近几年在市场上______,屡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
下列关于管理人内部控制的主要控制活动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股权
为了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能有效地指导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谈话法B.演示观察法C.启发讲授法D.实验探究法
一空调机组承担某建筑物特定区域的空气温、湿度调节,图15-3为其监控系统图。 根据介质参数计算调节阀口径时,不考虑()。A.阀前压力;B.介质流量;C
严禁行肛门检查的是A:前置胎盘B:胎盘早期剥离C:子宫破裂D:胎膜早破E:脐带脱垂
共用题干 某开发商为促销楼盘,在醒目位置贴出告示:“新房上市,10月1日开始出售,欲购从速.有2室1厅标准10套,全价30万元一套,在开售日当天(10月...
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的影响。A.货币供应量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社会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