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2018 年 5 月,某市一化工企业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 2 人死亡,2 人受伤。通过 调查发现,此次事故是由于储罐检维修的动火作业点燃了现场的...
.2018 年 5 月,某市一化工企业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 2 人死亡,2 人受伤。通过 调查发现,此次事故是由于储罐检维修的动火作业点燃了现场的...
admin
2020-12-24
31
问题
.2018 年 5 月,某市一化工企业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 2 人死亡,2 人受伤。通过 调查发现,此次事故是由于储罐检维修的动火作业点燃了现场的可燃性气体造成,动火作业人 员持有的动火证与作业地点不符,现场违规作业造成动火作业人员和现场监火人员当场死亡。 为吸取教育,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下列关于动火作业证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动火作业证实行一个作业点、一个作业周期内同一作业内容一张《动火证》的管理方式
B.二级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应超过 8 个小时
C.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大、作业地点转移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证
D.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证
答案
B
解析
考点:安全作业证的基本要求。 (1)安全作业证实行一个作业点、一个作业周期内同一作业内容一张《安全作业证》的 管理方式。故 A 正确; 安全作业证不应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应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使用范围、转移作业部位或异 地使用。 (2)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大、作业地点转移或超过有效期限,以及作业条件、作 业环境条件或工艺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安全作业证。故 CD 正确; (3)一级动火和特殊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应超过 8 个小时,二级动火作业有效期不应超 过 72 小时,故 B 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LF4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工地司机驾车作业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不慎将一名工人轧死,对该司机的处理应该按( )。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意外伤
建筑企业首次申请或增项申请资质,应当申请( )。A.最低等级资质B.企业自身条件达到法定要求的对应资质C.专业承包资质D.施工总承包资质
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B.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C.有
《211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中,GB/T代号表示该规范是(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行
2006年7月,某医院将住院部大楼及其裙楼发包给总承包商甲,工程开工后不久即因分包商乙发生严重安全事故而导致在建大楼被勒令停工整改,直到2007年6...
下列义务中,属于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义务的是()。A.安全技术措施审查B.安全设备合格审查C.专项施工方案审查D.施工招标审查E.安全生产事故
下列情形中,符合工程发包、分包管理相关规定的是()A.施工企业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分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交由他人施工B.建设单位将建筑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标段
下列选项中,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是()。A.某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某施工企业的资质由一级降低为二级B.某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了禁止大型运输车辆超载的规定,
某施工企业承揽拆除旧体育馆工程,作业过程中,体育馆屋顶突然坍塌,压死2人,重伤11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A.特别重大事
甲施工企业与乙水泥厂签订了水泥采购合同,并由丙公司作为该合同的保证人,担保该施工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但是担保合同中并未约定担保方式。水泥厂供货后,甲...
随机试题
下列不属于缺铁性贫血病因的是( )。 A、女性妊娠和哺乳 B、女性子宫肌瘤
对泡沫液进行现场取样检査时,按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剂》GB15308的规列需进
线性吡喃香豆素类
对于处于衰退行业的企业进行的贷款,短期贷款更为安全。()
女性,50岁,汽车撞伤左小腿,局部肿痛畸形,反常活动,有片状皮肤擦伤出血,现场紧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为()年,还款责任由学生和家长共同承担。A.22B.13C.6D.8
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管理,着重围绕工程成本管理体系来进行,这一体系不包括()。A.成本预算分类B.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C.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
对于期房来说,《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商品房面积是根据设计图纸测出来的,商品房建成后的测绘结果与合同中约定的面积数据如果有差异,商品房交付时,开发商与购房...
妄想的种类包括()。 (A)过程性(B)原发性 (C)状态性(D)继发性
小孙是某中学初三学生,最近常常无缘无故地破坏公物,从人类行对社会的作用和后果看,这属于一种()行为。A:利己B:利他C:亲社会D: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