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
admin
2020-12-24
43
问题
共用题干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从我国多年来的金融宏观调控实践和2010年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单一目标制
B:以促经济增长为主的单一目标制
C: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D:以促经济增长为主的多目标制
答案
C
解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从通货膨胀程度来看,爬行式不超过2%~3%,奔腾式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可排除选项A、C、D,因此判断属于温和式通胀。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企业借贷成本。
选项A,应该是2010年前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LKj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不适合经营环境相对不太稳定、人员流动率较高的大型企业进行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是()。A.回归分析法B.趋势预测法C.经验判断法D.德尔菲法
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推行“五缓四减”政策。该政策规定,企业如果出现经营困难,可以申请缓缴半年到一年的五项社会保险,同时四项社会保险的缴费费率也有相应的下调...
(一) 张庄位于某省会郊区,由于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张庄的土地被国家依法征用,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一部分被用人单位招用成了职工;一部分转为城镇居民,...
(一) 张庄位于某省会郊区,由于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张庄的土地被国家依法征用,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一部分被用人单位招用成了职工;一部分转为城镇居民,...
(一) 张庄位于某省会郊区,由于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张庄的土地被国家依法征用,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一部分被用人单位招用成了职工;一部分转为城镇居民,...
(一) 张庄位于某省会郊区,由于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张庄的土地被国家依法征用,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一部分被用人单位招用成了职工;一部分转为城镇居民,...
导致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上升的因素是()。A.高中毕业生的市场工资水平上涨B.大学学费上涨C.上大学的人数增加D.大学毕业生的市场工资水平上涨
某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为每小时10元时,某市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为10万小时,已知该市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为单位弹性,则当这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涨到每小时1...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是()A.劳动关系的一元化B.劳动关系的市场化C.劳动关系的法制化D.劳动关系的国际化E.劳动关系的虚拟
关于我国在就业和失业方面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A.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视同失业B.超出法定劳动年龄的劳动
随机试题
下列\"之最\"与所在地点对应正确的有( )。 A、中国最大产金县(市)--招远
患者男性,34岁,农民。既往体健。7月2日来诊,腹泻2天,为水样便带少量黏液,量
决明子炒黄的目的是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做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初凝和终凝时间不应大于()。 A.
患者,女,26岁。1周来右上后牙持续胀痛,并引起右侧头痛。检查时,见右侧后牙无龋坏和充填物,但右上后牙均叩痛(+)~(++),患者晨起时,头痛重,有鼻阻和...
以下属于公司权益类证券的是()。A、可转债B、优先股股票C、商业本票D、公司存款
下列各项关于项目备案制的说法,正确的有()。A:项目备案制与审批制和核准制相比,程序虽然简便,但内容略微复杂B: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备案制办法中对备案内容作出明
下列房屋中,可以设定抵押权的是( )。A.公立医院门诊楼B.公立学校教学楼C.乡(镇)村企业厂房D.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有关文件作出必要澄清、说明和补充的情形包括()。A.投标文件未经单位负责人签字B.对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