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无力清偿,且怠于行使对丙的15万元债权,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法院依法追加乙为第三人。一审判决甲胜诉,丙应当向甲给付10万元...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无力清偿,且怠于行使对丙的15万元债权,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法院依法追加乙为第三人。一审判决甲胜诉,丙应当向甲给付10万元...
admin
2020-12-24
46
问题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无力清偿,且怠于行使对丙的15万元债权,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法院依法追加乙为第三人。一审判决甲胜诉,丙应当向甲给付10万元。乙、丙均提起上诉,乙要求法院判令丙向其支付剩余5万元债务,丙主张甲对乙的债权不成立。关于二审当事人诉讼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丙是上诉人,甲是被上诉人
B.乙、丙是上诉人,甲是被上诉人
C.乙是上诉人,甲、丙是被上诉人
D.丙是上诉人,甲、乙是被上诉人
答案
A
解析
本案案情比较复杂,将其中的法律关系梳理为:甲为原告,丙为被告,乙为无独三(道理很简单,从法院依法追加乙为第三人即可看出,乙是无独三,因为有独三只能以自己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法院不能依职权追加,故法院依法追加的第三人乙只能是无独三,不可能是有独三);一审判决被告丙向原告甲支付10万元。首先,一审判决无独三乙不承担责任,故乙不能上诉,B、C选项错误,且可以看出其考点在于判决承担责任的无独三有权上诉,而不承担责任的无独三无权上诉。关于被上诉人,需要结合一审判决和上诉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分析。一审判决丙向甲支付10万元,丙上诉主张甲对乙的债权不成立实则是希望通过否定甲对乙的债权而改判为自己不向甲支付一审判决确定的10万元,故其仅仅是对自己与原告甲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不服,而不涉及自己与无独三乙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故应当以甲为被上诉人,乙按照原审无独三的地位列明,所以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Lku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设计单位与发包人签订了设计合同,因设计任务紧急,设计单位人员紧张,经发包人同意,将部分设计任务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第三人。分包人完成的设计图纸,因设...
根据《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下列关于多渠道拓展直接融资途径的表述,错误的是()。A: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在节能评价工作中,下列评价依据,属于行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定的有()。A、《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B、《工业建筑节能统一标准》C、《水泥工厂节能设
某工艺设备原方案的投资额为10万元,经营成本为4.5万元;新方案的投资额为14万元,经营成本为3万元。则新方案的增量投资收益率为()。A、26.1%B、26
当折现率分别取12%、14%和16%时,某项目对应的净现值为221.45万元、81.75万元和-30.15万元。则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A、13.46%
当折现率分别取12%,14%和16%时,某项目对应的净现值为221.45万元、81.75万元和-30.15万元.则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A.13.46%B
可转换债券在证券市场公开发行时,购买人是广大公众,受偿顺序通常_于其他债权人。A.等同于B.滞后于C.优先于D.A.B或C
财务分析主要是从项目的()角度,分析项目的财务效益、贷款风险及收益等。A.市场主体B.财务主体C.投资者D.债权人E.全社会
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的设备融资额为100万元,年租赁费费率为15%,按年支付,租赁期限10年,到期设备归承租方,忽略设备余值的影响,资金筹集费为融资额的5%,...
对于债权人来说,信用保证措施的作用不包括()A.控制债务人必须履行偿债责任B.在债务人不履行责任时,采取行动依法强制取得补偿C.取得第二还款来源D.
随机试题
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叫做()
患者男,55岁,缺失,余牙健康,拟作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以下不属于班级规章制度的是()
中国城市道路主要包括()。
富凯公司是一家超市连锁公司,在当地拥有相当大的客户群。然而,随着其他几家超市在当
患者,35岁,里急后重,腹泻2天,粪便呈果酱样,怀疑为阿米巴原虫感染,需留取粪便标本送检,应如何采集粪便标本()。A.排便于清洁便盆内,取不同部位粪便送检
与心理咨询时程长短关系最密切的是()。 (A)咨询师的资历(B)行业惯例 (C)咨询室的条件(D)心理问题的性质
2009—2014年Z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量超过1600亿元的年份有()个。A.3B.4C.5D.6
含乌头的中成药是A.木瓜丸B.舒筋丸C.苏合香丸D.独活寄生丸E.三品一条枪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计组应当及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A.审计组人员及其分工发生变化的 B.审计组人员及其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的 C.审计目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