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2008年8月9日至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戴河召开全国法院大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
2008年8月9日至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戴河召开全国法院大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
tikufree
2019-12-17
45
问题
2008年8月9日至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戴河召开全国法院大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研讨班,围绕“为什么说人民性是本质属性、核心价值,人民法院工作如何体现人民性,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如何保障人民性的实现”等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切实解决“为谁司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司法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也需要通过司法能动来反映与体现。请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司法的人民性与能动司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表述完整、准确;3.不少于4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栝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党的领导与服务大局五个基本方面,它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 则,也是科学化、理性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表达。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特征在于人民性。所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人民性是指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参与主体与推动主体,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并非少数精英的专门活动,而是依靠人民、属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在这个人民性的根本特点下,司法活动的人民性就是这一要求的逻辑延伸与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领域中的必然表现。司法的人民性是指司法权来源于人民、属于人 民、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要正确实现这个特性,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司法的专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关系,而实现人民性的根本方法与途径在目前则是要大力加强司法的能动性。4.司法能动性表现为三个方面:(1)从人民司法的目的来看,司法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个案“定纷止争”的解决,而是要努力实现通过个案正义来促进社会问题的全面解决。(2)从人民司法的过程来看,应该在审理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为当事人提供各种诉讼服务、创造各种诉讼便利、提供各种有效的司法参与途径。(3)从司法的技术来看,应该在审理过程中突破对法律条文机械、简单的适用,强调能动的解释法律、进行法律推理,通过法律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普遍正义。5.要正确实现公平正义与执法为民的目标,最后还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司法能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它们是不矛盾的。(1)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司法被动性强调的是司法的启动过程应该严格遵循“不告不理”,法院不应该主动启动争议和纠纷的解决程序;司法能动性强调的是司法过程的主动与积极。(2)司法被动性是根本原则,不能动摇司法被动性是司法中立与司法公正的保证,因此带有更加根本的意义,司法即便发挥能动的功能,也要注意是否有正当的理由,是否有明 显不正义的情况。(3)司法能动不是“司法盲动”,不能逾越基本的原则。司法能动不能突破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能逾越司法权的功能去行使相关权力,另一方面不能背离实现正义这样一个基本的目的去主动行使职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N0a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
(2008年10月)简述德育的内容。
(2008年10月)谈话法
(2008年10月)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2008年10月)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是确立我国义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A.发展基础教育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
(2008年4月)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 A.对课堂纪律
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2008年,山
(2008年4月)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 A.高尚的动
随机试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强调按系统理论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及其相关事务,以达
以下不符合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表现的是 A.起病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耳痒不适 B.
燃烧与化学爆炸的区别在于燃烧反应(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燃烧的反应过程一般包括(
某套利者在黄金期货市场上以962美元/盎司的价格买入一份11月的黄金期货,同时以
土钉墙灌浆宜采用压力灌浆,灌浆压力一般为()。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的范围有()。
平原:亚马逊
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国第二大藏区。
实践性知识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公益事业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