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女性长期高血压,今日突感头痛,多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测血压254/118mmHg考虑患者出现A、急性心力衰竭 B、高血压脑病 C、高血压危象 D、脑血
女性长期高血压,今日突感头痛,多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测血压254/118mmHg考虑患者出现A、急性心力衰竭 B、高血压脑病 C、高血压危象 D、脑血
admin
2020-12-24
33
问题
女性长期高血压,今日突感头痛,多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测血压254/118mmHg考虑患者出现
选项
A、急性心力衰竭
B、高血压脑病
C、高血压危象
D、脑血管意外
E、急进型高血压
答案
C
解析
脑血管意外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两类。脑出血多发生在白天活动时,如情绪激动、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等。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等先兆症状,病人突晕倒,迅速出现昏迷,面色潮红、口眼歪斜、目光呆滞、言语不利、偏瘫、小便失禁等,部分病人还出现喷射状呕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三种类型,一般多发生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病人常有头痛、头晕、肢体发麻、沉重感或不同程度的瘫痪。由于脑血管疾病大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家中发生居多,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病情很快恶化,危及生命。在此情况下,给予适当、及时的家庭现场急救,对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高血压危象: ⑴短时间内血压急剧上升,舒张压超过120mmHg或130mmHg,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称之为高血压危象 ⑵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痉挛动脉(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等)累及的靶器官缺血症状 2.高血压脑病: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脑水肿),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2C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30岁,因二尖瓣狭窄做了手术,术前肝功正常。HbsAg(-),术中输血800ml,40天后肝功能ALT2801U/L,AST1601U/L,Tbil...
女性,23岁,低热,口腔溃疡1个月,近1周面部出现红色皮疹,日晒后加重,同时膝关节肿痛,查尿蛋白(+~++),血小板20×10/L。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药物(
女性,23岁,低热,口腔溃疡1个月,近1周面部出现红色皮疹,日晒后加重,同时膝关节肿痛,查尿蛋白(+~++),血小板20×10/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性,51岁,双手腕关节肿痛3个月,双手第3、4指间关节肿痛,双手第2掌指关节肿痛2个月,晨僵2小时,低热,最可能的诊断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
女性,24岁,1天来发热、腰痛、尿急、尿频来院。以往无类似发作史。查肾区有叩击痛。此时对诊断有帮助的辅助检查应是()A.核素肾图B.排泄性尿路造影C.
女性,16岁,发热头痛1天,于1月2日入院。T39.8℃,BP110/70mmHg(14.6/9.3kPa),神志恍惚,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克氏征...
MIS(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患者血象原始细胞为7%,骨髓中原始细胞占25%,此患者应诊断为()A.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B.CMMI(慢性
女性,45岁,反酸烧心10余年,近2个月感吞咽不适,曾用西沙必利10mg每天三次治疗,效果不佳,此时应首选哪种处理()A.上消化道造影B.食管测压C.
帕金森病患者的体征不包括()A.面部表情刻板B.肢体肌张力减低C.行走时慌张步态D.肢体静止性震颤E.搓丸样动作
女性,25岁,间断上腹痛3年,主要表现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冬春季多发此病人首作C-UBT试验阳性,治疗药物应选择()A.雷尼替丁B.兰索拉唑C.硫
随机试题
天柱山历史上曾被称为( )。 A、万岁山 B、岳山 C、潜山 D、皖山
与基性岩浆岩相比,酸性岩浆岩的( )。
按幕墙施工方法分类()。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共用题干 骨外科病区,由一名责任护士和两名辅助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从入院到
从3双完全相同的鞋中,随机抽取一双鞋的概率是()。
A市某县土地管理局以刘某非法占地建住宅为由,责令其限期拆除建筑,退还所占土地。刘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指征,哪一项不正确 A壳核区,血肿量≥30ml B皮质下,
某地下人防工程地下2层,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之间高差为11m。地下一层为电影院、商场和餐厅,建筑面积均大于1000m2,地下二层整层为商店,...
制定抗肿瘤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有A.选择敏感药物B.选用毒副作用不同的药物C.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尽量单一用药D.联合应用时相特异性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