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到营业员数量Y同营业额X成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去10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
共用题干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到营业员数量Y同营业额X成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去10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
admin
2020-12-24
56
问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到营业员数量Y同营业额X成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去10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a+bX,其中,X代表营业额,Y代表营业员数量,回归系数(a=125,b=15。预计2014年营业额将达到10亿元,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12亿元。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1亿元,需要增加管理人员、营业员和后勤人员共50人;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营业员和后勤人员的比例是1:3:1。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该商场从营业员中选拔若干管理人员,该方法的缺点有()。
A:有一定的风险性
B:不利于工作创新
C:导致内部矛盾
D:造成效率降低
答案
BCD
解析
该企业建立了一元回归模型,并知道新增各类员工之间的比率关系,因此可以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法和转换比率分析法。
根据线性回归模型,Y=125+10*15=275(人)。
每增加1亿元营业额,员工增加量为50人,2015年比2014年营业额增长2亿元,增加员工数为100人,根据转换比率,新增后勤人员为1*(100/)=20(人)。
内部招聘的不足有:容易导致“近亲繁殖”,不利于工作创新,内部晋升必然导致另一职位空缺,对空缺出来的职位再次补缺时容易导致用人标准的降低或人才的匮乏,容易导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的矛盾,若协调不好还会造成员工的不满和效率的降低。
一元回归的关键在于找出与人力资源需求高度相关的变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V4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家工商企业拟在金融市场上筹集长期资金,其可以选择的市场是()。A:股票公司B:同业拆借市场C:商业票据市场D:回购协议市场
我国成立了具有主权财富基金性质的中国投资公司,这是()的举措。A: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铺路B:构建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C:实施储汇于民政策D:遏制黄
金融深化的一个最基本衡量方法是()。A:金融相关比率B:流动性比率C:资本充足率D:货币化程度
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主义政策主张的说法,错误的是()。A: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B: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无能为力C: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良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容不包括()。A:健全的组织架构B:较快的发展速度C:清晰
根据我国2013年1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A:8%B:60C:5%D:2.5%
根据我国《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以通过向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下列机构中,不属于询价对象的是()。A:证券投资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不良资产率是我国衡量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指标,它是指()。A:不良信用资产与信用资产总额之比B:不良资产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之
“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描述的通货膨胀类型是()通货膨胀。A:需求拉动型B:预期型C:结构型D:成本推进型
“绿鞋期权”是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即主承销商在新股上市后一个月内可以自主执行超过计划融资规模15%的配售新股的权利。如果主承销商根据授权要求发...
随机试题
为了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绩效管理进行的定期总结主要应围绕( )展开。 A
(2018年)2017年7月1日,某企业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用周转资金200万元,
材料: 某教师关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简介我
下列各项原则中,不属于传统薪酬体系设计原则的是( )。
供气主要由用户至调压器之间管道的长度决定的是供气的()
8,32,4,1/8,() A1/32 B1/4 C8 D32
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简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5分)
合理的进度计划应体现()。A.资源的合理使用B.工作面的合理安排C.有科于降低风险D.有利于提高质量E.合理缩减建设周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组织项目组讨论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B.按照时间预算完成审计工作C.分享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