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家电生产企业为增值稅一般纳税人(按月结账),2019年7月接受稅务师审查时发现当年5月有如下 经济业务 借:应付职工薪酬100 贷:库存商品100...
某家电生产企业为增值稅一般纳税人(按月结账),2019年7月接受稅务师审查时发现当年5月有如下 经济业务 借:应付职工薪酬100 贷:库存商品100...
admin
2020-12-24
42
问题
某家电生产企业为增值稅一般纳税人(按月结账),2019年7月接受稅务师审查时发现当年5月有如下
经济业务
借:应付职工薪酬100
贷:库存商品100
经与企业财务人员核实为将新硏制的一批家电发放给企业职工作为福利,该产品没有同类市场售价,已知成本利润率为10%,则下列调整分录正确的是()。
A.借:应付职工薪酬13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増值税(销项税额)13
B.借:应付职工薪酬14.3
贷:应交税费_应交増值税(销项税额)14.3
C.借:应付职工薪酬24.3
贷:本年利润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3
D.借:应付职工薪酬23
贷:本年利润10
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销项税额)13
选项
答案
C
解析
自产产品用于职福利,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没有同类市场售价时,应以组成计税价格为依据计算销项税额。销项税额=100×(1+10%)×13%=14.3(万元),同时本题会试上应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由于是按月结账,我们只需要调整其未确认的所得,即所得=100×(1+10%)100=10(万元),因为是月后发现的错账,而企业已经按月结转了本年利润所以应通过“本年利消”科目进行调整。调整 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24.3 贷:本年利润10 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销项税额)14.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ir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财产物资、发生的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记录、计算、分析和考核,以达到加强经济管理的目的。
下列关于会计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C.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D.会计以货币作为主
45、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将办公用固定资产作为生产用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能导致的结果有()A管理费用虚减B管理费用虚增C制造费用虚减D制造
32下列各项中,属于审计机关职责范困的有()A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B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进厅审计C对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均进行审计
下列有关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B、西周时期施行的“上计制度”代表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C、秦
下列有关审计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全部审计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所有差错B、绩效审计与统计部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性质相同C、就地审计是指审计人
下列各项中,最有助于审计人员证实被审计单位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发生的是()。A、检查销货发票是否事先连续编号B、检查销售记录与收款职责是否相互分离C、检查
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多笔销售业务的记账日期为2016年12月末,但相关销货发票和发运货凭证日期为2017年1月初,该情况将导致被审计单位()。A、2016年
2016年2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对甲公司的电子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和验证后,进一步进行投...
2016年2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对甲公司的电子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和验证后,进一步进行投...
随机试题
下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不属于社会单位组织开展的是( )。 A.对新上岗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下列关于生产安
2017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达1102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A类赛事223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理事会是证券交易所的最高权力机构。
某化工厂新建一座锅炉房,内设2*2t/h,2*6.5t/h4台锅炉,依据《锅炉大
《普规》规定:客车编入货物列车回送时,客车编挂辆数不得超过20辆,应挂于列车()。A.前部B.前部或中部C.中部D.中部或后部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之日起()内,更新所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非证券类私募基金的相关信息,包括认缴规模、实缴规模、投资者数量、主要投资方向等。A、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劳动合同法》规定,()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A:非全日制用工B:全日制用工C:劳务派遣用工D:聘用制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