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外语考试
甲公司2×15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甲公司2×15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天天题库
2019-12-17
21
问题
甲公司2×15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15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1)2×14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和会计规定相一致。(2)2×15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15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3)2×15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3年的保修服务,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允许税前扣除。要求:(1)计算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计算甲公司2×15年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选项
答案
解析
(1)事项(1)2×15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2/10=24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5)/10=271.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71.5-240=31.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1.5×25%=7.88(万元);事项(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会计上不计提摊销,所以2×15年12月31日成本为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所以发生资产减值30万元,会计上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10=108(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8-90=1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事项(3)2×15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综上:2×15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88+4.5+20=32.38(万元)。(2)甲公司2×15年应交所得税=(2000+31.5+18+80)×25%=532.3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2.28万元,所得税费用=532.38-32.38=500(万元)。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2.3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32.38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FD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银行购买了某公司四百万元的应收账款,这属于()。
下列情况不能取得商业银行公司项目贷款支持的有()。
下列事项中,商业银行应予以披露的公司治理信息是()。
下列关于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表述,正确的是()。
商业银行投资证券的主要对象是国债,国债的债务人是()。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仅限企业集团成员,不允许从集团外吸收存款。()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是()。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负担。
甲公司是一家国内中小板上市的制造企业,其于公司持续发展需要,公司决定优化资本结构
某公路工程合同总价为2000万元,开工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10%。下表是承包人每月
随机试题
假设美元兑澳元的外汇期货到期还有4个月,当前美元兑欧元汇率为0.8USD/AUD
不属于免疫复合物病的是()。 A.血管炎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血
脂肪乳剂静脉注射液的混合过程中,磷酸盐加入 A、氨基酸溶液 B、维生素溶液
护士因认为药物无误,没有进行查对,导致输错药物而致使病人死亡。其行为属于
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辄气喘,可见于
D给定图形拼合后所形成的图形为: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人格尊严权B.名誉权和荣誉权 C.隐私权D.公正评价权
除另有规定外,不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片剂是( )。A.含片B.咀嚼片C.舌下片D.肠溶片E.可溶片
在社会工作领域,关注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正义制度的安排以及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属于专业价值目标中的()。A:任务目标B:具体目标C:终极目标D:工具性目标
()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 A.运输联系 B.运输规模 C.运输结构 D.运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