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意思表示,可以将民法上的行为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表意行为

tikufree2019-12-17  23

问题 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意思表示,可以将民法上的行为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进行的行为;非表意行为是指当事人无须意思表示而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违法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后果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选项 A.张三和李四签订房屋租赁合同B.李大爷感觉自己时日无多,立下遗嘱C.王教授撰写了一篇论文,获得该论文的著作权D.赵老板把自己的财产赠与伺候自己多年的保姆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事实行为”,其关键信息如下:①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②依照法律的规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后果的行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张三和李四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双方都是行为人,是自愿的行为,不属于“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不符合定义;B项:李大爷是立遗嘱的行为人,他主动立下遗嘱证明是自愿与继承者产生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不符合定义;C项:王教授撰写论文,其初衷是阐述和论证他在某方面的论点,是为了研究,属于“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王教授就是论文的作者,他就获得论文的著作权,属于“依照法律的规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后果的行为”,符合定义;D项:赵老板把自己的财产赠与伺候自己多年的保姆,是赵老板自愿的行为,不属于“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ki9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