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

题库总管2020-05-20  15

问题 31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材料2专家认为,尽管与太阳离地球的直线距离相比,早晨和中午我们离太阳的远近差别微小,可以忽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太阳中午比早晨离我们更近一些。这是因为:地球是绕太阳不停地公转与绕“地轴”不间断地自转的,早晨处在阳光抖射位置的我们与太阳的距离,比中午直射状态下的距离要更远一些。那么人们在观感上为什么又普遍存在太阳朝大午小的困惑呢?这仍然是由阳光的照射和地球的自转决定的。原来阳光照射使地球照射点温度猛增,地球自转产生的同一地点的昼夜变化导致该地区中午温度最高,晚间温度最低。而早晨温度初升,地球空气中的水蒸气仍呈雾状,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使阳光透过时发生了衍射现象,因此我们实际看到的太阳比应该看到的变大了;中午阳光照射最强,地表水汽蒸腾最盛,使空气的透明度最佳,因此,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比早上看到的显著变小,但与我们应看到的更趋相符。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材料32010年10月2日,“嫦娥二号”搭载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顺利开机,用来探测地月之间空间环境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是“嫦娥二号”搭载的七种科学仪器之一,也是“嫦娥二号”奔月过程中开启的首台科学仪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探测的主要对象是以不同形式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如太阳宇宙线、太阳粒子事件等。仪器的探测内容为质子、电子、重离子的方向通量以及质子的能谱。通过探测带电粒子的通量,可以得到粒子的空间分布以及粒子在空间的运动规律等信息。

选项 (1)分析材料1所包含的哲学原理。(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谈谈人类对太阳的认识。

答案

解析(1)在认识发展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比较直接和具体,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因而是深刻的。我们认识事物必须经过思维加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两个小孩在对太阳的观察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二者的认识都是通过感觉器官得出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2)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发展了推动认识进步的工具和手段,使认识得以不断发展和深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发展使人们正确认识了太阳在早晨和中午所产生的观感变化的真正原因,而“嫦娥二号”所搭载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也正是对太阳深入认识的重要工具。②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古至今,人们对太阳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从最初的简单的感性认识,到后来对太阳整体的把握及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再到如今对太阳粒子的探测体现了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Krp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