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的。静电的起电方式有( )。A.接触一分离起电 B.破断起电
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的。静电的起电方式有( )。A.接触一分离起电 B.破断起电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的。静电的起电方式有( )。
选项
A.接触一分离起电
B.破断起电
C.感应起电
D.电荷迁移
E.摩擦起电
答案
ABCD
解析
静电的起电方式 ①接触一分离起电。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 X 10-8 cm 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因此,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②破断起电。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③感应起电。列举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假设一导体A 为带有负电荷的带电体,另有一导体B 与一接地体相连时,在带电体A 的感应下,B 的端部出现正电荷,B 由于接地,其对地点位仍为零,而当B 离开接地体的时候B 就成了带正电荷的带电体。 ④电荷迁移。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ov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应急演练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演练的目的是推演应急事故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到提前预防不可控事故的发生及相关准工作B.单项演练是指所有预案中应急
某石油冶炼企业组织常减压蒸馏装置加热炉突然熄火应急演练,为了让应急演练不干扰生产操作,生产车间应采用“挂牌”方式考核操作员应急操作能力,挂牌有“开”“关”...
应急演练按照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桌面演练和示范性演练B.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C.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D.桌面演练和现
某企业按照相关要求编制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演练计划,下列关于应急演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某大型投资集团甲拟新建一大型造纸厂,将该项目以总承包的方式承包给施工单位乙,其中乙单位把土建部分施工分包给某施工单位丙,该项目由企业丁来做工程监理。则该新...
某化工厂发生了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立即展开事故应急救援,下列关于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迅速拨打119等救援电话B.
预警评价指标中,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包括()。A.自然灾害B.技术环境C.安全知识宣传D.危险物质E.法律环境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等而引起的疾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条件包括()。A.在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正)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监理职业健康的监护档案应当包括()。A.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B.劳动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职业病”。下列有关职业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下桥墩潜水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高压病B.高山勘探低
随机试题
细胞色素氧化酶(aa3)中除含铁卟啉外还含有 A、Mn B、Zn C、
回答有关3m直尺试验试验方法的测试问题。(4)该方法的测试要点为()。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国家人事部 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人事
在社区参与的层次和形式中,从结果层面看,对决策结果完全没有影响的是( )。
11月13日,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
2015年8月8日,我国纬度最高的高速铁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高速铁路(齐哈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齐哈高铁示意图。 (1)简述图示地区沼...
检查激素、药物等微量物质的方法是A免疫荧光法 B免疫胶体金技术 C对流免疫电泳 DELISA E放射免疫测定法
现代激励理论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理论,具体包括()。A:需要理论B:期望理论C:道德理论D:公正理论E:目标设置理论
美国13周国债期货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为1/2个基点(1个基点为0.01,代表的合约价值为25美元)。如果投资者以98.580价格幵仓买入10手美国13周国...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的20倍。A.当地最低工资标准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C.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D.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